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图Ⅰ、图Ⅱ分别表示两项胚胎工程技术应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细胞E的形成利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图Ⅰ与图Ⅱ共同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2)图Ⅱ中,首先要用孕激素对C羊和代孕羊H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然后用促性腺激素对C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获得大量卵子,选择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与获能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得到受精卵F.
(3)细胞E和F一般在体外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期即可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内.小羊X和小羊Y比较,小羊Y的显著特点是性别不确定;兼有C羊和D羊的性状;出现外源基因的性状.

分析 分析图Ⅰ:图Ⅰ中a表示核移植过程;b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c表示胚胎移植过程;因此小羊X是采用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产生的克隆羊,属于无性生殖.
分析图Ⅱ:图Ⅱ中a表示体外受精过程;b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c表示胚胎移植过程;d过程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因此小羊Y是采用体外受精、基因工程和胚胎移植技术产生的转基因试管羊,属于有性生殖.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Ⅰ中细胞E的形成利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图Ⅰ与图Ⅱ均采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2)图Ⅱ中,首先要用孕激素对C羊和代孕羊H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然后用促性腺激素处理C羊获得大量卵子,使其超数排卵;选择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与获能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得到受精卵F.
(3)早期胚胎需在体外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期才可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内.小样X是无性生殖的产物,其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来自A羊,因此其性别与A羊相同,性状也主要与A羊相同,而小羊Y是有性生殖的产物,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因此其性别不确定,且兼有C羊和D羊的性状,同时能出现外源基因的性状.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移植    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2)同期发情  超数排卵  MⅡ中
(3)桑椹胚或囊胚    性别不确定    兼有C羊和D羊的性状   出现外源基因的性状

点评 本题结合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培育过程图,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过程,明确克隆动物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识记体外受精的过程,明确试管动物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区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构成生物体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以上物质均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这些物质均可通过特定的试剂,通过显色反应来进行鉴定

C.以上物质均可以作为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D.以上物质中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都可以催化细胞代谢反应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frac{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B.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frac{3}{16}$
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frac{1}{2}$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黄石有个1000余亩的草甸山,生长着及腰深的黄背草、白芒、芭茅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日的草甸山一片绿海,秋日则如金黄麦浪,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研究.
(1)美丽的草甸山给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草甸山上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则取样最关键的是随机取样.
(3)也有同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回了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偏小(偏大、偏小、不变).
(4)草甸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白芒1-2米,而芭茅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中,不存在相同的蛋白质
B.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细胞膜成为溶酶体膜的一部分
D.同一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田、果园、苗圃、鱼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分解者,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比最大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4)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5)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环境容纳量(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初夏在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最可能是(  )
A.降低温度B.增加CO2浓度C.提高温度D.增加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机构培育出在内陆地区高产的棉花新品种,为研宄沿海地区高盐土壤对该新品种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棉花新品种幼苗、河水、加盐河水等
(2)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一周将生长状况相似棉花幼苗移栽到低盐土壤花盆中,实验时从中随机选取若干的棉花幼苗平均分为两组.
②实验组土壤每天浇灌适量的加盐河水,对照组每天浇灌等量河水,其它生长条件相同.
③连续一周测量两组棉花相同位置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变化,在第7日测量净光合速率变化.
(3)实验结果: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mg/g)变化如表l:第7日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变化如图1:

①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过程加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②图l中实验组棉花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较高,据表1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高盐环境使叶片中叶绿素(物质)含量下降,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减少.
处理试验天数
234567
对照组1.52.02.42.22.22.12.5
1.51.72.01.81.61.01.1
③图中7:00~9:00,限制实验组棉花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11:00时对照组光合速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孔关闭,叶片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减少.
④图中7:00一15:00,实验组光合积累总量显著低于(低于,高于)对照组,两组净光合速率的差距最大时,对照组净光合速率是实验组的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据图回答:
(1)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因是抗除草剂基因和目的基因在同一个质粒上.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抗除草剂基因可能转移到杂草中.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了启动子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C.
A.两个都是正向       B.两个都是反向
C.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D.与方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