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分析 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这属于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解答 解:A、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因此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A正确;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为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
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C正确;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过敏反应的特点、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图,其中不同的K值表示野兔种群在不同环境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野兔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其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野兔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乙图中所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为生产者.如果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火灾导致整个草原化为一片灰烬,火灾前后草原的变化是(填“是”或“不是”)群落演替,较长一段时间后,在废墟上又会出现一些生物,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乙图中C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野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在野兔体内的能量).
(4)若A中能量为1.5×109 kJ,B中能量为1.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野兔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科研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了新生小鼠心肌细胞中的GATA4基因,结果发现一个分泌型因子FGF16的表达水平降低,小鼠心脏丧失了再生能力,并出现了严重的心肌肥大现象.紧接着科研人员利用腺相关病毒载体AAV9,实现了在心肌细胞中“过表达”Fgfl6基因,发现心肌细胞恢复增殖能力,心肌肥大也受到一定的抑制.这项工作为心肌损伤修复和病理性心肌肥大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请回答:
(1)“基因敲除”和“基因工程”技术所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2)腺相关病毒载体AAV9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除具备普通“质粒载体”的条件外,还应具有必需是安全的、分子大小应适合(答出两点即可)的条件.
(3)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已知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目的基因被限制性内切酶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否.
(4)定性的检测目的基因的“过表达”产物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
(5)资料说明: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的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下列关于核糖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病毒蛋白质外壳不是在核糖体合成的
C.人体的抗体由浆细胞中游离核糖体合成
D.蓝藻核糖体内的翻译过程在转录未完成时已开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基因一条链中$\frac{G+T}{A+C}$=$\frac{2}{3}$,则其互补链和整个基因中$\frac{A+T}{G+C}$分别为(  )
A.1    1B.$\frac{3}{2}$    $\frac{3}{2}$C.$\frac{2}{3}$   $\frac{2}{3}$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选择苎麻植株上受光面积相近的20片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操作1:将其中的10片叶剪下,从每片中间部分切下1×1cm2小叶片(A组),烘干称重,做好记录.
操作2:相同时间里对另10片叶进行半叶遮光(每一片叶的一半正反面用不透光纸包住,另一半不作处理).
适宜光照两小时后,剪下叶片,在各半叶中与操作1相似部位切下1×0.5cm2的小叶片(遮光为B组,正常为C组),烘干称重(mg),做好记录.
叶片12345678910平均
A组2.73.23.23.33.22.92.93.03.03.23.03
B组2.02.22.41.81.92.02.11.92.11.72.01
C组4.54.74.64.24.24.44.34.04.34.04.32
请分析回答:
(1)苎麻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阶段能为暗反应阶段提供ATP和[H](或“NADPH”).
(2)通过实验可知,在该条件下,棉花植株的呼吸速率为0.51mg/cm2•h,净光合速率为0.645mg/cm2•h.
(3)乙同学认为棉花的实际净光合速率大于(填“相等”、“大于”或“小于”)上述计算值,所以他建议在操作2中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你认为,乙同学补充该处理的目的是阻止实验组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有机磷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时会造成瓜果蔬菜等食 品农药残留超标,不少品种对人、畜的毒性很强,人误食后如不及时医治就会危及生命,某班同学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在含有碳源、氮源及水和无机盐等的选择培养基上添加有机磷农药进行选择培养.
(2)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磷农药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 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2小时、45小时、1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微生物丙分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比甲、乙强.
(3)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分装→加棉塞→包扎→倒平板.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真核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表达
B.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D.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联考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颗粒物浓度/(μg•mL﹣1)

Na+K+ATP酶活性/(U•mg pro﹣1)

细胞活力(相对值)

A

0

35.8

1

B

50

30.6

0.98

C

100

20.5

0.87

D

200

12.4

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

(1)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将图1的柱状图补充完整.

(2)细胞培养时,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请用图2方框在下面的血细胞计数室图中标出计数区域.

(3)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 (生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

(4)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表达异常.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 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