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 |
A | 观察叶绿体 | 蒸馏水 |
B |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1%的NaHCO3溶液 |
C |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 30%蔗糖溶液、清水 |
D | 提取叶绿体色素 |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下模拟测试(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ATP所含能量均可作为直接能源
B.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内生产ATP的场所相同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
D.所有细胞都能合成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该酶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面积相等的植物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另取C、D两种植物的叶片,CO2浓度相同且适宜,改变光照强度,测定叶片CO2的吸收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实验一进行10min,A植物叶片积累的有机物量 (大于/小于/等于)B植物叶片,判断的理由是 。
(2)实验后期,两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均维持稳定,主要原因是 。
(3)若实验进行至第5min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叶肉细胞中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 。
(4)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c),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C植物叶片的干重将 。
(5)已知C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则图2中b点将向 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g、h、i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
B.k包括兔子遗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在的营养级
D.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体液调节叙述正确的
A.垂体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
B.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含量总处于剧烈变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右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
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D.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高尔基体是细胞中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
C.硅肺的发生与细胞中的线粒体被损坏有关
D.细胞骨架既能维持细胞形态,又与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AGPaes基因1如何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γ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因而突变为AGPaes基因2而获得高产水稻突变体品种。在该突变基因中,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____%。
(3)比较研究后发现,基因突变部位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酪氨酸和丝氨酸,请写出基因中编码这两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4)研究表明,普通野生型水稻中拥有许多决定稻米优良品质的相关基因。
①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型水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它们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也是进化的原材料。我国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个省(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
③据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群之间,含突变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答够2个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