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18O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H2 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该亮氨酸的_____(填写基团名称)。
(2)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_____的方式出细胞,该过程所需能量主要由_____(填序号)提供。
(3)以18O标记的H18O 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现有氧呼吸产物中最先出现的含有18O的物质是_____,表明H218O参与了有氧呼吸的_____阶段。
(4)某同学为了探究“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将图一、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羧基 胞吐 ⑥(④⑥) CO2 第二 失水皱缩 质壁分离
【解析】
分析题图:图一细胞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其中结构①~⑦依次是细胞膜、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
图二为植物细胞,其中①~⑨依次是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细胞壁、细胞膜、液泡、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
(1)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脱水缩合是由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脱掉一分子水形成肽键,产生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所以用含18O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该亮氨酸的羧基。
(2)抗体属于大分子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
(3)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用18O标记的H18O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现有氧呼吸产物中最先出现的含有18O的物质是CO2。由于动物细胞中CO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所以该现象可表明 H218O 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4)将动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发生失水而皱缩,而植物细胞由于存在细胞壁,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所以将植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厌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和氧反应生成水 B. 两个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 只有第二阶段可以生成ATP D. 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如果没有突变,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 )
A. 该细胞中有4个四分体, 8个DNA分子
B. 如果a上有E基因,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E或e
C. 此细胞继续完成分裂,则1、2、3、4染色体分别进入四个子细胞
D. 此细胞继续完成分裂,则由a、a′、b、b′形成的染色体分别进入四个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表示相关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激素调节的角度考虑,图甲中激素①导致激素②的增加,体现出激素分泌过程中的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靶细胞),使血糖升高。
(3)图乙中的A是_________,兴奋在a位置的传递速率___________(快于/等于/慢于)在b位置的传导速率。
(4)某种药物可抑制图乙中的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的兴奋传递。设计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1:刺激A,观察B是否收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用该药物处理a位置,重复步骤1。
步骤3:用该药物处理b位置,重复步骤1。
结果预测分析:
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该药物仅作用于a位置。如果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阻断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能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阴离子通道蛋白__________(开放/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
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_,导致对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CO2吸收速率(mgm-2h-1) | 甲 | -3.6 | -0.72 | 2.4 | 3.0 | 4.8 | 6.9 | 7.2 |
乙 | -4.6 | -1 | 2.4 | 3.6 | 5.8 | 7.9 | 8.8 |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______(填“甲”或“乙”。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______mgm-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Ⅰ.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
(1)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示可以看出,血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若切断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胰岛素的分泌是否受影响?________。
(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如图所示。图中因抗体___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病。
Ⅱ.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它的分泌是通过囊泡分泌的。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种分泌途径。其一是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其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出去,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研究者据此提出实验思路如下:
(3)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分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均为1.5g/L)
甲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乙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X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检测各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5)实验预期及结论
①若甲、乙检测结果一致,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__________分泌途径。
②若甲组检测有胰岛素;乙组检测无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__________分泌途径。
③若甲组检测到较多胰岛素,乙组检测到较少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存在两条分泌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_______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具有_______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________________。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_______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分化。
(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某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受体InR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进而出现相关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人体内,胰岛素激活InR可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该病人体内胰岛素对lnR的激活能力下降,最终加强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
C.该病人体内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D.与正常人相比,该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