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甲中,A表示光反应,B表示暗反应,C表示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D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图中①是氧气、②是[H]、③是ATP、④二氧化碳、⑤是有机物.图乙中探究了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解答 解:(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作用的色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图甲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3)根据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确定,图甲中①是氧气;④是二氧化碳;D过程名称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4)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5)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浓度成为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浓度限制了暗反应阶段的进行.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光反应 暗反应 ATP和[H]
(3)氧气 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4)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5)光合作用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浓度成为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限制了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进行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4月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几个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的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水稻提供14 CO2,则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 CO2 一14 C3 一(14 CH2O)
B.利用15N 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C.给水稻提供14 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 C2H5OH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C18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C、D四种物质分别为胰岛素、淋巴因子、抗体、生长素 | |
B. | 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 |
C. |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物质A的空间结构,使其调节血糖的能力丧失 | |
D. | 与A、B、C、D四种物质的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 | |
B. |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一定能演替成森林 | |
C. |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
D. | 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 B. |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 ||
C. | 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 | D. | 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光源与水族箱间的距离 | 由75cm逐渐移到45cm | 由45cm逐渐移到15cm | 由15cm逐渐移到水族箱边 |
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气泡数 | 几乎没有气泡 | 气泡数量逐渐增多 | 没有明显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