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植酸酶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B.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分析 1、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解答 解:A、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故植酸酶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A正确;
B、改变后的密码子仍然对应精氨酸,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没有改变,B错误;
C、由于密码子改变后C(G)比例下降,DNA热稳定性降低,C正确;
D、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为UCU,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识记密码子的特点,能结合两者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一个双链DNA中,A与G之和也占该DNA碱基含量的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λ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能在细菌中快速进行DNA复制,产生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以备研究使用.相关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构建基因克隆载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kb,则经人工改造的λgtl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为7.6kbkb.为获得较大的插入能力,可删除λ噬菌体DNA组成中的中部(含控制溶原生长)序列以缩短其长度.
(2)构建基因克隆载体时,需用到的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λ噬菌体DNA上通常没有适合的标记基因,因此人工改造时需加装适合的标记基因,如图λgtl0载体中的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外源DNA的插入位置应位于imm434基因之中(之中/之外),使经侵染培养后的受体菌处于溶菌状态,表明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
(3)合成噬菌体所需的小分子原料主要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分离纯化噬菌体重组DNA时,将经培养10小时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从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获得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C.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上都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  )
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在生产上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请回答有关问题:
(1)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测定淀粉酶活性时,应选择淀粉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反应液中应加入(酸碱)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3)设计实验测定极端耐热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①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底物淀粉液的浓度和数量、pH值及添加试剂的量、实验操作顺序等等因素(指出两点即可).
②结合题目信息,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在4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适宜且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碘液(或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生物(2n=4)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甲所示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次接触抗原、过敏原机体都产生免疫反应,前者还产生记忆细胞,后者出现过敏反应
B.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缺碘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人体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淋巴和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产生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
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进行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改变了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进行对其他生物和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