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某些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形成的重要细胞器是
 
.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中,把该细胞器加以破坏,则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可能出现
 

(2)对标号f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H]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3)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
 
(填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合成蛋白质   ⑤出现染色体结构   ⑥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4)若丙是一个人体肾小管或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则图中的[
 
]
 
含量较多,这与葡萄糖、Na+等以
 
的方式被重吸收有关.
(5)临床研究发现一种叫“神经性肌肉衰弱”的疾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据此推测它的致病基因可能在[
 
]
 
上.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
分析:分析甲和乙图:结构1为液泡;结构2为细胞核;结构3为内质网;结构4为线粒体;结构5为叶绿体;结构6为细胞壁.
分析丙图:结构a为细胞膜;结构b为细胞质基质;结构c为高尔基体;结构d为核膜;结构e为内质网;结构f为线粒体;结构g为核糖体;结构h为中心体.
解答: 解:(1)结构6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若将该细胞器加以破坏,则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可能会形成多核细胞.
(2)结构f为线粒体,结构5为叶绿体.
A、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和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过程中都产生[H],A正确;
B、前者有嵴,后者有片层结构,B错误;
C、后者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会消耗氧气,C错误;
D、两者都能产生ATP,D错误.
故选:A.
(3)图甲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增殖,因此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也不会出现染色体结构,但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中转录过程形成的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即①③④⑥;图乙细胞仍能增殖,因此有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也会出现染色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形成的m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即②④⑤⑥.
(4)人体肾小管或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重吸收能力,如葡萄糖、Na+等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重吸收,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细胞中f线粒体含量较多.
(5)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而人体细胞质中只有线粒体含有基因,因此该致病基因可能在f线粒体中.
故答案为:
(1)高尔基体   多核细胞
(2)A                
(3)①③④⑥②④⑤⑥
(4)[f]线粒体   主动运输           
(5)[f]线粒体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
B、某些人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这表明外界环境变化可影响内环境稳态
C、生物材料中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pH变化更像“缓冲液”而与“蒸馏水”差异较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D、每种生物个体中都有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是人体某些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激素.据图回答:

(1)碘是合成激素③的原料,在缼碘时,激素①②的分泌量将
 

(2)口渴时,激素⑤的释放量将
 

(3)寒冷的冬天,由温暖室内到室外,血中激素③④含量上升速度更快的是
 
,这两种激素分泌增加的意义是
 

(4)人在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
 
,其产生的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5)图中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激素主要是
 
(填序号).
(6)通过如图可以看出,可以作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234
1%NaCl溶液(mL)1
1% CuSO4溶液(mL)1
1%Na2SO4溶液(mL)1
蒸馏水1
pH6.8缓冲液(mL)1111
1%淀粉溶液(mL)111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2号试管中的颜色是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随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的规律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
(1)由图可知,当体温
 
(“低于”、“高于”或“等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热,随即通过
 
调节方式,使体温回升至正常.若此时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温,则机体主要散热方式为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S点
 
(“左移”、“右移”或“不动”),出现发热.如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此时,机体的产热
 
(“多于”、“少于”或“等于”)散热,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人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在此过程中,人体第三道防线最先启动的是
 
免疫,以防止病毒扩散,参与该免疫的所有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甲、乙、丙、丁代表人体内的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代表调节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图中甲是
 
,C是
 

(2)图中物质B的作用部位和C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
 
 
;如果图中丙受损,会使人患
 

(3)在动物生长调节过程中,可与图中A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
 
,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
 
,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
 
物质有关.
(4)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5)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
 
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
 
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HIV SARS病毒
B、毛霉 硝化细菌
C、酵母菌 醋酸菌
D、大肠杆菌 蓝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中,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