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
解答 解:(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即A组、实验组去除顶芽,之后在切口添加生长素进行验证,即BC组.
(2)①通过实验的结果,可得知: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故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到侧芽,并抑制侧芽的萌发.
②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导致顶端优势的产生.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尖端,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关系.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的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植物的顶端优势可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故答案为:
(1)ABC
(2)①主动(极性) ②拮抗
(3)同位素示踪法 两重性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组别 | 亲本 | F1表现型及其数量 |
甲组 | 灰茎圆叶(♀)×绿茎细叶(♂) | 78株灰茎圆叶、84株灰茎细叶、80株绿茎圆叶、81株绿茎细叶 |
乙组 | 灰茎圆叶 | 全为灰茎圆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 | |
B. | 提取光合色素时未加碳酸钙,最终将看不到色素带 | |
C. |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不含还原糖 | |
D. |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试验中都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 |
B. | 细胞内RNA的数量高于DNA数量 | |
C. | 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二氧化碳量 | |
D. | 种子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少于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项 | B. | 三项 | C. | 四项 | D. | 五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光 质 | 自然光 | 红光 | 蓝光 | 橙光 | 紫光 | 黄光 | 靛光 | 绿光 | 无光 |
O2相对变化量 | +18 | +15 | +13 | +11 | +12 | +3 | +8 | -1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 |
B. |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 |
C. |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 |
D. |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