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和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ABC(填字母).
(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①茎尖产生的生长素的向下极性运输进而抑制侧芽的萌发.
②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填“协同”或“拮抗”).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的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植物的顶端优势可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分析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

解答 解:(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即A组、实验组去除顶芽,之后在切口添加生长素进行验证,即BC组.
(2)①通过实验的结果,可得知: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故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到侧芽,并抑制侧芽的萌发.
②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导致顶端优势的产生.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尖端,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关系.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的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植物的顶端优势可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故答案为:
(1)ABC
(2)①主动(极性)     ②拮抗
(3)同位素示踪法  两重性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观赏植物的茎色、叶型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灰茎圆叶植株同时进行杂交(甲组)和自交(乙组)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亲本F1表现型及其数量
甲组灰茎圆叶(♀)×绿茎细叶(♂)78株灰茎圆叶、84株灰茎细叶、80株绿茎圆叶、81株绿茎细叶
乙组灰茎圆叶全为灰茎圆叶
(1)该观赏植物的茎色、叶型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茎、细叶,控制该植物的茎色、叶型的两对基因能(能/不能)独立遗传.
(2)将甲组F1中的全部绿茎圆叶植株均授以乙组F1灰茎圆叶植株的花粉,则F2的表现型及其理论比例为1:1:5:5.
(3)研究发现,较干旱条件下基因型为aB、ab的花粉授粉成功率都只有其它花粉的$\frac{1}{5}$;若甲组在较干旱条件下实验,则F1的表现型灰茎圆叶:灰茎细叶:绿茎圆叶:绿茎细叶的比值理论上为绿茎;若经过长期较干旱条件的自然选择,该植物会向表现型为绿茎增多的方向进化.
(4)研究者发现,该植物主要害虫是一种XY型的昆虫,其红眼基因(R)和白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白眼雌性和红眼雄性杂交,F1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性(染色体数目正常),若变异只发生在双亲的一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请推测F1出现自眼雌性的原因是在父方形成精子时,X染色体缺失了含R基因的片段,形成了X染色体上不含R基因的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不同DNA分子中,不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②不同组织的细胞中,不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③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某一相同的密码子
④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
B.提取光合色素时未加碳酸钙,最终将看不到色素带
C.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不含还原糖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试验中都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B.细胞内RNA的数量高于DNA数量
C.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二氧化碳量
D.种子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少于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
(1)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2)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的时效相同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4)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5)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中都存在分级调节.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表:
组  别123456789
光  质自然光红光蓝光橙光紫光黄光靛光绿光无光
O2相对变化量+18+15+13+11+12+3+8-1-4
注:O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是既可对照组又可测呼吸作用.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38.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  )
A.纤维素B.蔗糖C.淀粉D.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