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判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不仅用于还原C3 , 还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等
B.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C.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D.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GG和gg的两种豌豆杂交得F1 , 将F1连续种植(自交)得F3 . 则F3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约为( )
A.3:1
B.4:1
C.5:3
D.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A.可能a>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记者7月12日从有关部门获悉,15年间,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水域面积从55平方公里缩小到约30平方公里,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红碱淖遗鸥种群的数量在下降。据最新统计数字,今年遗鸥共筑巢4500个、较去年减少50巢左右,种群数量比起2010年前后15000多只的鼎盛时期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一。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遗鸥的繁殖期为5~6月,以枯水草为材,杂食性,繁殖期以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10月南迁。
试推断红碱遗鸥数量下降,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题。
【1】该图主要说明了( )。
A.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
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 外来物种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二倍体植株A(AaBb)作为实验材料繁育植株B、C、D的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l、2获得植株B、C的过程中都应用了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要想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_____________来繁育植株;假如植株A叶肉细胞中某个基因中的碱基T被替换成A,这种改变只能通过途径__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3)若将植株B和植株C在幼苗时期分别用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形成植株E、F,E和F杂交产生的后代为________________倍体,通常情况下该个体是否可育? 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红茎(D)对白茎(d)完全显性,基因D、d所在染色体会发生部分缺失(如图所示),缺失区段不包括D或d基因,也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可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所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若D-和d-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现以基因型为Dd-个体作母本,D-d个体作父本,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A含有2000个碱基对,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则第三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个。
(2)②和③过程所需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碱基对的___________造成___________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将某桦尺蠖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A、B两个区域,A地是煤炭工业重镇,B地是闭塞的山区,数年后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地S基因的频率为89% ,B地S基因的频率为6%
B. A、B两地的桦尺蠖因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了两个物种
C. 从上述材料得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 从上述材料得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