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⑴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 若Ⅲ?11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

⑷ 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则a卵与b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7的基因型是________,如果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中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⑸ 采取 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南安侨光中学高一下阶段考试5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表示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b和糖原a的关系

B.若乙中a和b分别代表DNA和RNA,乙图可以代表原核细胞内的核酸

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D.丁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核糖核酸b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5月高考冲刺卷3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大连20中学高三最后一模(5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有一种三体玉米,染色体数为2n+1=21,其体细胞中5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随机配对联会,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一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何一级。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体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三体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有5号染色体 条。

(2)要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5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的配对状况,应选择处于减数 期的细胞。若该三体的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D基因(无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可能有 种。

(3)现用非糯性玉米(DDd)为父体,为非糯性玉米(Dd)为母体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其中非糯性玉米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大连20中学高三最后一模(5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蝗虫精巢切片时,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选用新鲜肝脏中的H2O2酶做实验材料

C.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作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用龙胆紫对细胞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宜春四校高考联考押题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影响的曲线图,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b时刻后茎段以最大且恒定速率生长

B.a、c两个时刻植物茎段的生长速率相同

C.茎段的生长速率可能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

D.乙烯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可能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同学尝试构建了数学模型如下图:若在AB时间段,松毛虫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是前一天的1.39倍,则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

(2)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属于 消费者;松毛虫的能量不能100%传递到灰喜鹊,因为松毛虫的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向。

(4)据调查,由于人造马尾松林___________稳定性低,所以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发生虫灾。引入灰喜鹊后,松毛虫数量明显下降,最终使种群数量保持了动态平衡,这种控制虫灾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可作为遗传物质B.均在细胞核中复制
C.均有相同的核苷酸D.均为染色体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952年,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为材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们首先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上述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再用得到的T2噬菌体分别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并经过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步骤进一步开展实验(如图).
其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请据图回答:

(1)噬菌体的成分简单,除了含有DNA外还有蛋白质,是证实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很好的实验材料.
(2)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用实验步骤中的序号表示)
(3)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在离心管中放射性较高的部位应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
(4)某一个亲代噬菌体用32P标记后侵染只含31P的细菌,产生了8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有32P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frac{1}{4}$,带有31P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