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
A.磷酸基内 B.腺苷内
C.腺苷和磷酸基链接键内 D.高能磷酸键内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冋答:
(1)只有在_____________细胞中,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图中序号1表示的结构为__________。
(2)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它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其上面的[ ]________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_________过程将不能正常进行。
(4)伞藻嫁接实验从本质上验证了图中[ ]_________的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双链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B. 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C. DNA聚合酶参与催化两个游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D. DNA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实验,取200mL不同温度的无菌水倒入培养瓶,然后加入15g葡萄糖及5g干酵母,混匀后放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实验进行20min,观察现象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处理方法 | 实验现象 |
1 | 冰水(0℃) | 没有气泡产生 |
2 | 凉水(10℃) | 只能看到少量气泡 |
3 | 温水(30℃) | 产生气泡,由慢到快,由少到多 |
4 | 热水(55℃) | 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
(1)分析表格中实验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数据中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得到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2)实验3的装置中最初液滴未移动,在15min后液滴缓慢向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移动,整个过程细胞中产生该气体的场所有__________。
(3)有的同学认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4现象虽然相同,但原理不同,老师建议他进行实验验证,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 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 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种群数量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种群数量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进食后,下列哪一项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多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
C.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加快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植物细胞的必需元素配制成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加盖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下图所示,该试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 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B. 水稻根细胞吸收Si的载体比番茄多
C. 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D. 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