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孟德尔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成对存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 |
B. |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 | |
C. | 格里菲斯证明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 | |
D. | 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并提出中心法则 |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A错误;
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
C、格里菲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C错误;
D、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并提出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 |
B. |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 |
C. |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 |
D. | 大脑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2的正常眼中纯合子占$\frac{3}{16}$ | B. | F2中正常眼:龙眼=15:1 | ||
C. | 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 D. | F2的正常眼中有8种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决定簇 | |
B. |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 |
C. | 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效应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 |
D. | 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 |
B. | 在电镜下观察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 |
C. | 核膜上有核孔,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 |
D. |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 |
B. | 目的基因插入染色体后将使染色体DNA中$\frac{(A+G)}{(T+C)}$比值增大 | |
C. | 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frac{1}{{2}^{n+1}}$ | |
D. | 目的基因复制时需要解旋酶与RNA聚合酶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