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甲: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④表示受精过程;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⑤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⑦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分析图乙: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1)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⑥有丝分裂后期.
(2)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甲图中的②;图乙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最多,为16条.
故答案为:
(1)③减数第二次后 ⑥有丝分裂后
(2)②16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区段代表的生理过程及所处的时期;能准确判断图2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 | B. | 来自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 ||
C. | 来自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 | D. | 来自细胞膜、叶绿体、高尔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 | |
B. |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 |
C. | 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
D. |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也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交、测交、杂交 | B. | 杂交、测交、自交 | C. | 自交、杂交、测交 | D. | 测交、自交、杂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完成受精作用的标志就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 |
B. |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数量分别为n、n和2n | |
C. | 精子和卵细胞中性状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形成同源染色体 | |
D. | 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既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