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B.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

解答 解:A、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A正确;
B、在BC段,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与NaHCO3反应,B错误;
C、AB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为背景,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尤其是血浆pH的调节机制,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明确AB上升是由于无氧呼吸加强所致;掌握内环境中pH的调节机制,明确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胡萝卜素和果糖等,其流程如下:

(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需选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研究人员能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分离出该酶? (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反刍动物瘤胃中的某些微生物

(2)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 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3)玉米籽粒中富含胡萝卜素,其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 , 同时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右图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的结果,从图中分析可知,出现样品2的结果不可能因为 。(多选)

A.胡萝卜粉碎颗粒太细 B.干燥温度高,时间长

C.未经浓缩蒸馏 D.点样太快,样点太小

(4)某实验室利用芽孢杆菌提取葡萄糖异构酶,经细胞洗涤、超声波破碎、离心和透析后初分离出含葡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溶液,透析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 的杂质,所用溶液为 。纯化后的葡萄糖异构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性质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

(5)探究PH对葡萄糖异构酶活性的影响时, (能/不能)选取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第四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A.DNAB.淀粉C.肌动蛋白D.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有的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细胞有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
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人体细胞中,由T、C、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与有丝分裂有关,形成纺锤体
C.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D.合成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除植物种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
(2)作出假设:根尖细胞中是含有脂肪
(3)实验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
(4)实验材料:新鲜洋葱根尖,苏丹III染液、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
(5)主要实验步骤:
①取一培养皿,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再将洋葱根尖浸泡于其中,5min手取出,并用清水漂洗.
②以经处理的洋葱根尖为材料,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再在装片的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用手指轻压,使根组织细胞分散.
③揭去盖玻片,在洋葱根尖上滴加2~3滴苏丹III染液,染色3min.
④用吸水纸吸去染料,再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显微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比较清晰的根尖组织,并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6)最可能的结果:洋葱根尖细胞中出现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
①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②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③所有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④脂肪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⑤两种核酸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⑥细胞中所有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⑦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