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农杆菌的特点(  )
A.农杆菌的Ti质粒上有T-DNA
B.自然条件下不能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C.能受到植物伤口处的细胞分泌的大量酚类化合物吸引,移向这些细胞
D.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

分析 农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解答 解:AD、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AD正确;
B、农杆菌是植物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的植物有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少数单子叶植物,B错误;
C、能受到植物伤口处的细胞分泌的大量酚类化合物吸引,移向这些细胞,C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因此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标记基因的表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会形成细胞板产生新的细胞壁
B.动物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松散
C.根尖细胞和叶肉细胞有很大的差异,这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D.原癌基因发挥作用时,细胞将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网络
B.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
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
D.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单基因遗传病起因于(  )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学家在水稻中发现了GIF1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催化淀粉的生成,当该基因出现突变时,水稻则无法长出正常籽粒.
(1)上述资料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控制生物性状.
(2)水稻的早熟(D)对晚熟(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早熟易感病和晚熟抗病两个纯种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植株1616株,理论上早熟抗病植株有909株,其中杂合子占808株.
(3)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早熟抗病的新品种,最佳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先进行杂交育种,再进行单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只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结构4是核仁.蛋白质类物质通过[2](填数字)进入细胞核.
(3)图中可见[1]内质网和[5]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学组成中,与“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野茉莉花瓣中的色素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决定的,花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等五种颜色,其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酶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如图所示,I、Ⅱ、Ⅲ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色,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时为白色.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对基因能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可由多对基因决定
B.开深红色花和白色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8种、6种
C.基因型为AaBbDd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中开浅红色花与开大红色花的比例为1:1
D.开大红色花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开白色花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双链DNA上有7200个碱基,由此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氨基酸(  )
A.7200个B.1200个C.2400个D.36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