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获得重大成果,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英国科学家分享了200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靶向”是指利用细胞内的DNA可与外源性DNA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都能翻译成多肽
B、细胞内所有的基因都要表达,但在表达的时间上各不相同
C、细胞内的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利用“基因靶向”技术实现DNA重组时需要限制性内切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Ⅳ细胞的形成经过受精作用 | |
B. |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Ⅱ细胞的分裂后期 | |
C. |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Ⅲ细胞的分裂后期 | |
D. | Ⅲ细胞的分裂后期是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国兴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老年人皮肤出现“老年斑”,原因是( )
A.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B.细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降低,使得色素沉积
C.细胞膜通透性不改变
D.紫外线照射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別代表三种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中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的来源均有三个渠道
B.苯丙酮酸大量积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酶③的缺乏会导致白化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3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 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请分析回答:
(1)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通常处于抑制状态。在病毒刺激下,干扰素基因经 、 翻译形成干扰素前体,进一步加工后形成成熟的干扰素,通过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某些干扰素可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该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RNA酶使病毒的mRNA ,有些则可与 (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3)某些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通过减慢细胞 分裂过程抑制肿瘤。还有些干扰素可提高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淋巴细胞的能力,从而在体液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4)获取干扰素的传统方法是从人的白细胞中提取,但产量很低。科学家利用酶,将干扰素基因与 等调控组件连接在一起,采用 的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牛的 细胞中,经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移植入母体内发育成熟,即可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在该牛的乳汁中获得大量的干扰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3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B、③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能完成
C、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图中只有①②过程发生碱基互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3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即完成了转化
B、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人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但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并不适用
C、需通过某种处理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以便进一步完成转化
D、用相应的抗生素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了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沂州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补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人体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
(1)病菌入侵机体后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是人体的 防线,属于 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当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经过 的摄取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传递给 使其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成
和 ,并由特定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其消灭。
(3)若该细菌能够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则彻底清除病原体的过程还需要其它细胞参与。当该菌体进入人体细胞内部时,则靶细胞会被相应的 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以上过程称为 免疫。
(4)若机体再次接受该抗原的刺激,则 的存在能够大大加快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
(5)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监控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