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B.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但该细胞分泌的抗体有识别作用
C.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不完全属于免疫过强
D.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分析 1、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3、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解答 解:A、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但该细胞分泌的抗体有识别作用,B正确;
C、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卫过度所致,C错误;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产生过敏反应,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过高和过低引起的疾病,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A型(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极小,直径约100纳米,在冬季流行. 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禽,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可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1997年在香港、2003年在荷兰、2005年在越南和泰国都出现了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的病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5N1禽流感病毒能独立生活和复制
B.禽流感病原体中DNA和RNA不能同时存在
C.从理论上说,A型流感病毒可以有144种类型
D.禽流感病原体中不含有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①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和温度
②B点条件下伊乐藻光合作用停止
③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④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左移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化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能产生大量的后代.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变异是不定向.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做适者生存,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2)和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4)杂交得到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骡体细胞有63条染色体,属于单倍体
B.一个村庄的全部骡可组成一个种群
C.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导致不育
D.因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所以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下面生态系统概念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信息传递.
(2)碳在生态系统中由⑤到④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通过⑤(填图中编号)的光合作用完成.
(4)当生态系统中⑥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腐殖质中的碳元素不能回到无机环境中(或有机碳分解成无机碳受阻,不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中).
(5)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或反馈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将降低
B.能分泌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比较发达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
D.除去细胞膜上的糖链,细胞膜的识别能力将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
因位于X(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24}$.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8}$.
(5)已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frac{1}{10000}$,若Ⅲ-2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约为$\frac{1}{101}$.
(6)婚姻法规定,应禁止近亲结婚,以降低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请据图分析:

(1)该图表示翻译过程,物质②是tRNA,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2)物质③是mRNA,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3)图中④表示甲和丙之间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甲和丙之间的化学键结构式是-CO-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