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中的多糖以糖元形式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B. Fe3+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少会引起贫血
C.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以为病人提供能量
D. 胆固醇对人体有害,因为血液中的胆固醇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可能会如图乙、丙、丁所示。与小鼠的组织液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E液K+浓度更低
B.图乙,E液Na+、K+浓度都更高
C.图丙,E液Na+浓度更低
D.图丁,E液K+浓度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B、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___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 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 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 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了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如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该家族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对该家族系谱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的致病基因中有一个来自Ⅰ1
C.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D.若Ⅲ8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多发性骨软骨瘤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发病率为19%,下图为某医院对一例该病患者进行的家系调查结果。请据图回答问题:
(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仅根据上述家系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遗传或____________遗传,若已知Ⅱ1、Ⅲ2均无该致病基因,则可进一步断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3)若以上推论成立,IV1与人群中某患者女性结婚,其后代男性发病的概率为_________,正常女性的概率为_________。
(4)由于后代具有较高发病风险,因此医生建议,怀孕后需进行产前诊断,以下各项中, 避免生出该病患儿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
A.B超检查 B.基因诊断 C.胎儿染色体检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
A.染色单体形成 B.染色体联会
C.DNA 复制 D.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