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⑥没有突变,进化就不能发生.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⑤⑥D.A、B、C都不对

分析 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Y;
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突变对于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它提供自然选择的原始材料,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就无法发生作用;突变本身就是影响基因频率的一种力量.

解答 解:①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下来了,其他个体不能生存.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所以并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突变个体,而是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①错误;
②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BXY)患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Y,可以推知该患者的XBY基因来自父亲,所以该病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②正确;
③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经过间期复制后基因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仍然是二倍体细胞,③错误;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产生雌雄配子的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由于自然界中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故甲、乙两桶的彩球数可以不相等,④错误;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⑤正确;
⑥突变对于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它提供自然选择的原始材料,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就无法发生作用;突变本身就是影响基因频率的一种力量,⑥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中,体内细胞与B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两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与记忆B细胞的作用相关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C、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D.蓝藻是D(填字母),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叶绿素、藻蓝素.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得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头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得携带者.在这个群体中,还有多少头携带者母牛尚未被鉴定出来?(  )
A.7B.8C.9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用(小鼠)睾丸作实验材料.
(2)制作: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固定液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醋酸洋红染液.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3)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②如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粗提液的提取
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保持PPO的活性(防止PPO失活)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试管5试管6试管7试管8
PPO粗提液2mL2mL2mL2mL
酚类底物2mL2mL2mL2mL
反应混合振荡混合振荡混合振荡混合振荡
温度预处理(5min)0℃15℃30℃45℃
保温时间5min5min5min5min
记录结果+++++++++++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15℃?3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3)I.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②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a30℃是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温度;b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I.分别测定实验I、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曲线A是实验Ⅱ(选填I或Ⅱ)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分的平衡
B.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
C.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变化
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表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该过程(  )
A.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不存在特异性结合
C.必须由线粒体供能D.不受温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和b共同构成了突触
B.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C.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