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下图所示DNA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黏性末端一定是由两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之间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酶很可能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切割产生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GAATTC∥CTTAAG,切割产生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CAATTG∥GTTAAC,切割产生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CTTAAG∥GAATTC,其中甲和乙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但甲和丙、乙和丙形成的黏性末端不同。
A、切割产生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GAATTC∥CTTAAG,切割产生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CAATTG∥GTTAAC,切割产生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CTTAAG∥GAATTC,由此可见,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A错误;
B、甲、乙的黏性末端相同,因此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的黏性末端不同,它们之间不能形成重组DNA分子,B正确;
C、DNA连接酶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正确;
D、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GAATTC∥CTTAAG,而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序列为:GAATTG∥CTTAAC,因此切割甲的限制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正确。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综合放样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若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孔关闭影响光合速率
B.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将不断增大
C. 图2中15min之后果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停止
D. 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曲线的斜率将变为负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提高人类对疾病产生原因的认识,需要确定基因在染色体的具体位置,基因定位的方法很多,近年兴起的以STR作为遗传标记具有很大的优越性。STR是真核生物DNA中广泛存在的简单重复序列,以16个核苷酸为一个单元,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某正常女性7号染色体的STR位点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若需要将7号染色体的STR提取出来,就要在STR两侧找到____________酶的切点进行“切割”,切断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
(2)若需要一定量的STR用于研究,由于(GATA)8(GATA)14比较小,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________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3)图中STR还可用于亲子鉴定,此时需要大量的STR。因为已知____________,可根据其合成引物,然后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中除了缓冲液、模板、dNTP、引物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
(4)DNA分子杂交也可以进行基因定位,若想确定该女性是否携带红绿色盲基因,可用标记的_______为探针,与____________染色体DNA分子进行杂交筛选,若显示出____________,说明该女性携带红绿色盲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曲线所示。
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性是_________。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减产的消息。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减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环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的X配子中含白眼基因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池塘水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室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0-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 L、50只/ 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
①实验水样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______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透明桶置于适宜光照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a.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c.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
(2)研究者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据此分析图1中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饲养大型溞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需考虑大型溞的投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吸食毒品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和感受一种短暂的强烈快感或兴奋。快感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严重抑郁、疲劳和激怒,这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如图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结构①是______,其中的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
(2)图中结构②与多巴胺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内外电位变为______,即完成______的转换。
(3)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多巴胺转运体运回上一个神经元,但是吸食的毒品可卡因进入______后会阻碍多巴胺回收,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导致大脑“奖赏”中枢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用图中数字“①、②”和箭头表示),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相对根而言,茎对IAA和GA更敏感
B.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
C.IAA浓度大于c时,茎的生长受抑制
D.仅IAA表现出两重性,GA无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