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体细胞中有 24 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中核 DNA 分子含量依次是( )
A. 48、24、12 B. 24、12、12
C. 24、24、12 D. 24、12、1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2)细胞内呈极细丝状物,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_____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_____________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_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六)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EV71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图为该病毒在人体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1)EV71的遗传物质的中文名称是_____,物质甲是_________。
(2)据图可知,以亲代RNA为模板,至少需复制______次才能获得与亲代病毒序列相同的核酸。EV71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两次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需间隔1个月,和第一次注射相比,第二次注射疫苗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机体再次感染EV71时,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该过程中能特异性识別抗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
(5)接种EV71疫苗的人,仍可能患手足口病,可能的原因有:①因疫苗特性或受种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接种人群不一定产生100%的保护效果;② _________;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 RrYYdd 的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是( )
A. 3∶1 B. 1∶2∶1 C. 1∶1∶1∶1 D. 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基础
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检测
C.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 “F1 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问题:
(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需要建立如图所示的____________模型。用该模型来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2)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3)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一方面许多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_____率和_______率。另一方面种群有_________能力,能使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
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下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 单 独给 狗 喂 食, 会 使 其分 泌 唾 液, 该 反 射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 反射。
(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 由是_____。
(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 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
_____(填“长”、“短”或“相等”),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