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性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一些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ABD(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肝炎病毒   C.葡萄糖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它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RNA的合成.
(4)放疗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射线治疗或加速器产生的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的是放疗.

分析 1.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外因
(1)物理致癌因子,如紫外线,X射线等能损伤细胞内DNA.
(2)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碱基.
(3)病毒致癌因子,某些病毒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DNA.
2.细胞发生癌变的自身原因一一内因
(1)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称激活、活化)后,细胞才可能恶性增殖.
(2)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共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调节作用.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将使人类有可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
3.癌变的机理
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等因素使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正常细胞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癌症的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①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它是利用高能电磁辐射线作用于生命体,使生物分子结构改变,达到破坏癌细胞目的一种治疗方法.放射能够治疗癌症是因为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放射线有X线治疗和r线治疗两种.
②化学疗法是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这种疗法有时也称为“胞毒疗法”,因化学疗法为所用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带毒性的,体内细胞,无论是否恶性细胞,都受到破坏.
③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可以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解答 解:(1)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分析选项可知,A紫外线属于物理因素,B肝炎病毒、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属于化学因素.
(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3)细胞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实质上干扰DNA复制以及RNA(和蛋白质)合成.
(4)放疗是利用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化疗不仅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也抑制正常细胞增殖,因此放疗与化疗相比,放疗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
(1)ABD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全不给分)    抑制 激活
(3)间     RNA
(4)放疗

点评 本题考查了癌细胞的特征和导致癌细胞产生的机理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种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Ⅱ.己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
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Ⅲ.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2:1.
(2)若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①该植株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
②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不是(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白花,红花植株占$\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示是物质通过人的红细胞细胞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小黑点代表K+则图中乙侧是红细胞的内侧(填内或外).
(2)K+通过红细胞膜当然方式是主动运输,这一过程必须有载体协助,同时还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3)如果小黑点代表Na+,图中乙侧是红细胞的外侧.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每年的10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澳洲科学及工业研究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橘子可以使人们避免某些癌症(如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江南某橘子盛产地想建立一个大型的果酒、果醋加工厂,需要的发酵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分离纯化这两种微生物的最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2)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压榨.
(3)四川一果汁加工厂在制作橘子汁的过程中发现果汁有些浑浊,为提高出汁率,可加入适量的果胶酶使果汁变得澄清.
(4)某橘农发现橘园有一株橘树具有抗虫性状,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若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为提高培养成功率应选择花粉发育至单核期的花药.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
(5)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影响植物组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段,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1)第二步中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是标记基因;“靶基因失活”的含义是靶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2)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
(3)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来治疗疾病,上题中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能否直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并说明原因不能 因为该小鼠体内仍有一个正常的靶基因,也能表达性状,故不能得到靶基因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男孩蓝眼的可能性是(  )
A.$\frac{1}{2}$B.$\frac{1}{4}$C.$\frac{1}{8}$D.$\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5、2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甲、乙分别为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答

(1)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④⑦(填标号).
(2)为了研究抗体的合成,向乙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乙细胞的⑦→⑤→②(用→和标号表示)细胞膜→分泌物中.乙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是胞吐,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抗体的分泌速率会减慢(加快、减慢或不变).若乙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3)如果将甲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其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若将只含乙细胞的植物组织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成熟植物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4)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以下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 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该实验不够严密,请说明:缺少对照实验,请写出改进思路:设置不同温度的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