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种 | B. | 2种 | C. | 3种 | D. | 4种 |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基因与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解答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AA、Aa、aa,Bb×BB→BB、Bb.基因型AA、Aa的表现型相同,BB、Bb的表现型相同.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理论上产生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是2×1=2种.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CR过程中需要引物,是为了使DNA双链分开 | |
B. | PCR技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 |
C. | 延伸过程中需要Taq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
D. | PCR过程中边解旋边复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 |
B. |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 |
C. | 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 |
D. | 田鼠种群数量在A~D间先升后降,而C~D间一直在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解旋酶也能破坏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
B. |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
C. |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
D. |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称为PCR技术 | |
B. | A→B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 |
C. | 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 |
D. | 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上述两个途径所以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 |
B. | 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所有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高纯度的目标抗体 | |
C. | 骨髓瘤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因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 | |
D. | 免疫的B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因全合成途径被A阻断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第一次统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研究2 个新育品种 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图乙所示结果是不同品种、叶龄一致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数据
B.图甲是叶龄一致的叶片,在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相同的条件下测得的数值
C.P1净光合速率高与其叶绿素合成量较高有关
D.P1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能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