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惠安嘉惠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含有100个碱基对得DNA分子中,腺嘌呤占20%,则胞嘧啶有( )
A.20个 B. 30个 C. 60个 D. 7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德化三中高二理科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下曲线:
①图中虚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 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 m 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 n 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②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___________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_______。
(2)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德化三中高二理科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望梅止渴 B.针刺缩手 C.谈虎色变 D.过目不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德化三中高二理科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弄清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表中未列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同包含5条食物链,庚所处营养级最高
C.庚从食物链甲→丁→戊→庚获得的能量最多且获得的能量可循环利用
D.乙和丙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①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②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ps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图①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______末端,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①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①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将图②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厦门杏南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8分)
(1)免疫调节是通过___ ____来实现的,它是由____ ___、 ___ ____和_______ 三部分组成的。
(2)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 _ __和____ ___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靠浆细胞分泌的______ _起作用;后者主要利用_ _ ,从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