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2)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
(3)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 。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不同,但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体现在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32P的占 %。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 ,Ⅲ-10的基因型是 。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天津市蓟县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2)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
(3)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 。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不同,但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体现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共10分,每空1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 、 、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和 。
(3)RNA经 结构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4)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5)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 (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图中转录过程有 (填序号),翻译过程有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5月针对性训练(三模)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醛固酮,则它是由 细胞合成的,作用的靶器官是 。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 。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 相结合的受体。若该图中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 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4)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 过程合成了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 。人体若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易患 。
(5)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小时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说明:A—空白对照 B—10—5mmo1/L C—10—3mmo1/L D—10—1mmo1/L
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 (不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