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当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其特点是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记忆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D.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初次注射抗原X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后,抗体数量逐渐减少;再次注射抗原X和Y时,对于抗原X是第二次免疫反应,机体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对应于曲线B;对于抗原Y是初次免疫,因此产生抗体数量少且速度慢,对应于曲线C.

解答 解:(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当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3)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抗原X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即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同时注射抗原Y和X,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若不注射抗原X,则抗体水平会基本保持不变或有所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2)T细胞  
(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细胞    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二次免疫应答的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低温处理可以诱导洋葱根尖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低温能够( )

A.诱发基因突变 B.破坏细胞膜的结构

C.抑制DNA复制 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

D.将抗虫基因导人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个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内平均有50个酵母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基中4h后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中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内平均有80个酵母菌.则酵母菌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是(  )
A.1hB.2hC.4h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比例分别是(  )
A.4种,9:3:3:1B.9种,1:4:6:4:1
C.7种,1:3:8:3:1D.9种,1:1:1:1:2:2:2: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一一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中过程④是脱分化,e→f进行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2)步骤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其中使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步骤②是细胞融合,一般要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
(4)若亲本植物A与亲本植物B是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品种,均为二倍体,通过有性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为二倍体.
(5)从理论上讲杂种个体是可育的.因此,该项研究解决了育种过程中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C.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一双链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T为100个,连续复制n次后,共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1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
A.5次B.6次C.4次D.3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高等植物的生理过程的简单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温度、CO2,影响呼吸消耗的只有温度
B.在晴朗的夏天,CO2浓度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
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
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