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关系.请回答:
(1)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若某人体内产生了促性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会引起性腺功能减弱(增强/减弱).
(2)激素X为抗利尿激素,它的合成部位是下丘脑细胞,它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3)健康成年人的排尿反射除受低级中枢控制外,还受图中所示的大脑皮层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4)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使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此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增多.

分析 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激素X是抗利尿激素.
2、甲状腺激素、性激素都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
3、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解答 解:(1)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若某人体内产生了促性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会引起性腺功能减弱.
(2)激素X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它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3)健康成年人的排尿反射除受低级中枢控制外,还受大脑皮层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4)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使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此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增多.
故答案为:
(1)固醇  减弱
(2)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3)大脑皮层分级
(4)减慢  增多

点评 本题通过人体某些生命活动调节关系图,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请回答相关问题:
(1)正常机体中,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会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抑制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负反馈 调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 作用.
(2)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属于反射.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冷觉感受器$\stackrel{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stackrel{传出神经}{→}$立毛肌..
(3)若抗体结合到自身红细胞上,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并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
(4)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填“兴奋”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B(蓝藻),该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4)图中D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它是真核生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蛋白质分子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
A.血红蛋白B.抗体C.胰岛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念珠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真核生物B.含叶绿素C.有中心体D.能进行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蛋白质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甲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选择透过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膜结构的完整性(分子在生物膜上的有序排列)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如图乙为胰岛B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B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①③④⑤⑥(不考虑顺序)(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过促进靶细胞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5)以上事实主要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及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为DNA.D为mRNA,它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碱基.
(2)物质b是氨基酸.若某种E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E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n-2)×18.
(3)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出①、②代表的元素.
(4)图中过程④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5)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组成B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6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此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图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宣城郎溪县郎溪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D.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