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部分神经激素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丘脑内有的神经元能合成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一般经
 
(树突/细胞体/轴突)等结构输送到垂体.
(2)图中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均有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激素A幼时分泌异常导致巨人症与疾病Y,甲状腺激素幼时分泌不足导致疾病X,则A为
 
激素,X、Y分别为
 
 
疾病.
(3)从甲状腺激素异常导致的疾病X的特点来看,其功能(a)具有
 
作用;从激素A异常导致的疾病Y的特点来看,其功能(b)具有
 
作用.
(4)图中神经控制激素调节表现在
 
,激素调节神经表现在
 

(5)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恒定的,请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除图中显示的由下丘脑、垂体释放激素促进其分泌外,还可通过
 
调节该激素的分泌量.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以及神经调节的过程.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和题图进行分析综合做出解答.
解答: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下丘脑内有的神经元能合成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说明下丘脑的树突或者细胞体作为神经中枢的一部分,轴突或者长的树突连接着效应器能释放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激素A有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幼时分泌异常导致巨人症,说明激素A是生长激素;如果分泌不足,导致疾病Y为侏儒症.
(3)呆小症中“呆”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小”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疾病侏儒症,但智力没有问题,说明能促进生长,尤其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影响代谢.
(4)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作用,少呆小症,多甲亢.
(5)下丘脑、垂体释放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合成与分泌有关激素,这种调节称为负反馈调节,使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
(1)轴突
(2)生长    呆小症      侏儒症
(3)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促进骨的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等)
(4)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激素作用于垂体,影响(控制)激素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合成与分泌有关激素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女性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同学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代表患者,“一”代表正常).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弟弟
- + - + - - + + -
A、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
C、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1
4
D、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4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最近媒体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问题胶囊铬超标,最高超标90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有资料称,给实验小鼠饲喂重铬酸钾(含六价铬)0.1~0.5μg/kg可使培养的鼠胚胎细胞产生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新生个体产生变异.为探究何种剂量的摄入量将会对实验小鼠胚胎产生危害,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重铬酸钾晶体,生理状况和年龄相同的实验用雌雄小白鼠若干只,小白鼠饲料,鼠笼10只.
(二)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
 
组,并置于事前编号的笼中饲养,各个笼中放同样数量的雌雄鼠.
②饲料的配置:饲喂小鼠的饲料中每公斤分别加入重铬酸钾
 
μg,以配成含有不同剂量重铬酸钾的鼠饲料.
③小白鼠的饲养:连续饲喂两周后提供不加重铬酸钾的正常饲料,鼠舍中保持通风和适宜温度,相同的给水量.
④实验结果的分析:对各个鼠笼中产生的鼠仔取相同部位分生组织细胞检查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将结果填写入相关的记录表中.
(三)讨论与分析
⑤实验中探究的课题为
 

⑥本实验中无关变量为
 
.(至少写出3项)
在本实验中,笼中多只鼠在饲养过程中可能因
 
不同会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需考虑每只鼠分开定时定量喂食.
⑦请设计本实验的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群的ABO血型是由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如图为某家族血型遗传系谱图.请回答:
(1)图中Ⅰ1和Ⅱ3的血型为O型,Ⅰ2、Ⅱ1和Ⅱ2的血型为B型.请分析控制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不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原因:
 

(2)Ⅱ2与一个血型为A型的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了一个血型为O型且患血友病(设基因为h)的儿子.
①若这对夫妇再生育子女,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子女ABO血型的可能情况.
②Ⅱ2精巢中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i与XH发生组合的时期是
 
,IB与IB发生分离的时期是
 
.在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其基因型为
 

③若他们再生一个儿子,是血型为B型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3)为了降低血友病患儿的出生率,可采用
 
从孕妇体内取得胎儿脱落细胞,检测其相关基因,以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温度、光照对铜绿微囊藻和玫瑰拟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可分析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及竞争优势.请分析回答.

(1)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于
 
;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是
 
(用文字和箭头回答).
(2)由图1可知,玫瑰拟衣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两者在20℃时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的是
 

(3)图2为30℃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则:
①光照强度为630μmol?m-2?s-1时,限制玫瑰拟衣藻净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②预测35℃时两种藻类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绘制相关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处理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株或种子数 处理时间 成活率(%) 变异率(%)
滴芽尖生长点法 0.05 30 5d 100 1.28
0.1 86.4 24.3
0.2 74.2 18.2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
 
 
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
 
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也有关,当I基因存在时狗的毛色为白毛.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杂交实验:(如图1)

(1)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
 
;白毛狗中b基因的频率是
 
.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l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
 

(2)B与b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狗的毛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
 

(3)如图2为Fl的白毛狗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象,该图象来自于雌性亲本,依据是
 
. 正常情况下,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细胞.
(4)细胞①与细胞②、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最明显的区别是
 

(5)若该生物体的细胞在分裂前染色体DNA分子全部被即标记,在细胞③中,此时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突变基因引发的疾病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该种遗传病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克隆鱼时,将鱼的体细胞核植入雌鱼去核的卵细胞中,这个卵细胞可培育为克隆鱼.如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动物克隆技术原理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