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三段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Ⅰ.关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起源有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大约在15亿年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
Ⅱ.Denal Parsons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外膜、内膜和其他组分的方法.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外膜,离心后可以将外膜与线粒体质(包括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分开.去垢剂可以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基质,破裂的内膜可以重新闭合成小泡,离心后可以进一步将二者分开.
Ⅲ.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下图一是叶肉细胞中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图二为不同光照下绿色植物对CO2吸收相对值的相应曲线.

(1)由上述资料推测,通过DNA测序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应分别与
 
相似.
(2)以下研究支持内共生假说的有
 
.(选填字母,答案可以有多个)
A.对玉米叶绿体rRNA的研究发现,与细菌的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
B.叶绿体中许多代谢途径与蓝藻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
C.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能自我复制.
(3)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
 
.(选填字母,答案可以有多个)
A.水   B.丙酮酸   C.核苷酸   D.葡萄糖   E.ADP   F.Pi   G.蛋白质
(4)分离得到的内膜小泡能够合成ATP.实验发现,内膜小泡上含有一种F1颗粒,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后,离心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发现内膜小泡合成ATP的功能消失.实验结果说明
 

(5)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小写字母表示).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
分析:1、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且两者的外膜和内膜的功能不一样,近些年来的内共生学说比较流行.关于线粒体的内共生假说:线粒体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由于真核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膜的流动性,这种细菌和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演化成了线粒体.叶绿体也是双层膜,叶绿体的起源是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光合细菌,这种细菌和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演化成了叶绿体.
2、图一是细胞代谢的示意图,图二是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图.
解答: 解:(1)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所以推测,通过DNA测序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应分别与细菌和蓝藻相似.
(2)线粒体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叶绿体的起源是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光合细菌,彼此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所以
A.对玉米叶绿体rRNA的研究发现,与细菌的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A支持共生学说;
B.叶绿体中许多代谢途径与蓝藻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B支持共生学说;
C.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与题干关系不大,C不支持共生学说;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能自我复制.线粒体的来源于细菌,细菌有DNA和核糖体.几者很相似,D支持共生学说.
故选:ABD.
(3)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原料有丙酮酸,氧气,水,ADP和磷酸;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核苷酸,也合成蛋白质.
故选:ABCEFG.
(4)因为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F1颗粒的有无,所以分析结果是:F1颗粒可能含有与ATP合成有关的酶.
(5)图二甲表示光照强度为0时的状况,此时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只有a二氧化碳排出叶肉细胞 f氧气进入叶肉细胞 g氧气进入线粒体 h二氧化碳排出线粒体.图二中乙~丙段时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在此范围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C3化合物的还原会停止,但此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在进行,C3化合物的浓度会上升.
故答案为:
(1)细菌和蓝藻
(2)A B D
(3)A B C E F G
(4)F1颗粒可能含有与ATP合成有关的酶
(5)a f g h      光照强度    升高
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这类题目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有的再辅以图示和数据等信息,题干的特点往往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获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要解答的问题中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紫色
B、向盛有葡萄糖液的试管中加人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叶绿体,参照物是目镜中的指针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看到滤纸条最上方和最下方的色素带颜色依次是黄绿色和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经测定细胞内某有机大分子含C、H、O、N、P五种元素,以单链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呈酸性,则该化合物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催化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
D、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即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
 
,图中
 
点可发生兴奋(写全);
(2)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
 
个.
(3)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双向的、单向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
 
(双向的、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内填写代号,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大气中的CO2在图中所示的[B]细胞器内的[
 
]处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可以在图中所示的[
 
]和[
 
]处分解为CO2
(2)生态系统中有一类生物,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通过
 
作用合成有机物,这类生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特点是
 

(3)甲、乙二支大小相同的试管,都盛有等量的丙酮酸和NaHCO3的混合溶液,向甲试管加入从高等植物细胞内提取的完整细胞器A,向乙试管加入从高等植物细胞内提取的完整细胞器B,然后给予充足光照,二支试管都会产生气泡.这两种气泡成分是不一样的,请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如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a、b、c过程进行中遗传物质发生不同的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艾滋病研究者发现,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B、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以用于防治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功能相同的基质
B、都具有双层膜
C、都能产生ATP
D、都含有少量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的TSD病是由于某种酶的合成受抑制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病人的基因型是aa,能解释Aa型个体可以像AA型个体那样健康生活的一项叙述是(  )
A、Aa型的细胞内,基因A可以阻止基因a的转录
B、Aa型的细胞内,基因A诱导基因a发生突变
C、Aa型个体内,脑细胞的脂类分解和转化由另一种酶催化
D、Aa型个体内所产生的此种酶已足够催化脂类的正常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