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关于效应B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分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
大多数抗原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特定的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消灭抗原,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答 解:A、少数抗原抗原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A正确;
B、吞噬细胞只能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B错误;
C、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B细胞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C正确;
D、抗原可以刺激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选项中,不是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的目的是(  )
A.除去其他微生物
B.使需要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C.通过表现特殊性状,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
D.可以增加要培养的微生物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四种微生物都参与了腐乳制作过程的发酵,代谢类型上与其他三种微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  )
A.青霉B.酵母菌C.曲霉D.毛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神经纤维静息时的机理是(  )
A.K+内流B.Na+外流C.K+外流D.Na+内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正确叙述的是(  )
A.测定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7倍稀释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
D.若第一次测定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101~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在基因工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该培养基能杀死一切不抗氨苄青霉素的细菌,只有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的细菌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由其作用可知该培养基是一种(  )
A.固体培养基B.合成培养基C.天然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但酒后开车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把酒后开车按严重违章论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进行无氧呼吸,虽产物不同,但二者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
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等,说明酒精能够影响人的大脑、小脑等神经中枢
C.酒精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D.交警让驾驶员向装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中吹气,如果颜色变为灰绿色,则确认驾驶员为酒后驾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在土壤中呈随机分布
B.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的存活年龄分布状况
C.根据年龄金字塔可以知道每个年龄组中雌雄个体各占多少
D.不同种类动物的出生率是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