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结构模式如右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的场所依次是③②①
B.光补偿点下,叶绿体吸收光的能量大于①②③产生ATP中的总能量
C.光照下还原氢、ATP、02从⑤向④处扩散
D.适宜光照和温度下,③处生成的C02可扩散至④处被利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是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②是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③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④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⑤是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A正确;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即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总量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总量相等,但叶绿体吸收光的能量仅部分转移到ATP中,故大于①②③产生ATP中的总能量,B正确;光照下还原氢、ATP、02从⑤向④处扩散,用于暗反应,C正确;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此时③处没有C02生成,但②处生成的C02可扩散至④处被利用,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研究所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细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细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密度均有____________的趋势,大型底细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中数据推测,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丰富度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基本稳定/无法判断”)
(4)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要想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物,下列各套步骤中正确的是( )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自然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C.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D.分离原生质体→脱分化→再分化→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4
B.处于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
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 。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 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 。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3。
表3: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 | NAA浓度 (mg/L) | 发根生长比 | 青蒿素含量 (mg/g) |
A | 0.025 | 34.457 | 0.080 |
B | 0.050 | 33.500 | 0.166 |
C | 0.100 | 29.400 | 0.128 |
D | 0.250 | 15.813 | 0.000 |
E | 0.500 | 13.059 | 0.000 |
F | td style="width:91.6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8.706 | 0.000 | |
G | ① | 27.101 | 1.480 |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即可)。
表3中①表示的数值是 。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的成功培育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前,受体细胞要用Ca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B.①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
C.过程②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可通过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A、B进行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B. 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 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D. 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