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
B. 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 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 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D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第1年末,甲种群的L值等于1.5,说明其种群数量在增加,而乙种群的L值约为1.0,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因此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正确;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因第1年末甲、乙种群的具体数量未知,所以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种群,B正确;1~3年,乙种群的L值持续大于1.0,说明乙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自花传粉的植物,染色体数为6条,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能控制灰色素(H1)的合成,B基因能控制灰色素(H2)的合成,两种灰色素同时存在时能生成黑色素(图1)。该植物的宽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宽叶对窄叶是显性。研究发现等位基因A和a、D 和d分别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2)。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请回答:
(1)做人工杂交实验时,为保证花粉来自父本,需要在自花传粉前对母本_____________。
(2)现有两株灰色花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后代都是黑色花,那么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为确定等位基因B和b的位置,可以选择表现型为黑花宽叶和白花窄叶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请标出等位基因B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__。
②若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27:18:9:6:3:1,请标出等位基因B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 D、d;R、r)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示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变体③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与b、D与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现有该种植株的各种纯合子,欲确定bb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请利用题中己知信息设计—个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U型管中的半透膜可允许水分子和单糖通过,而不允许二糖通过,m侧是蒸馏水,n侧是0.3g/mL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m、n两侧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向n侧加入蔗糖酶(已知蔗糖酶不影响溶液渗透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时,m、n两侧不会发生渗透作用
B. 实验开始后,n侧液面逐渐升高,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C. 加入蔗糖酶之后,n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
D. 加入蔗糖酶一段时间后,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n侧液面仍然明显高于m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⑤、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B. 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②过程中还要伴随ATP的水解
D. ①过程要伴随氧气的释放,⑤伴随氧气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家模拟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活菌1是有荚膜的R型菌,活菌2是无荚膜的S型菌
B. 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或死菌2都能使小鼠死亡
C. 从鼠Y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
D. 在鼠W的血液中能分离出活菌1和活菌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是某动物体内某些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图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条。
(2)成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
(4)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C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
(1)图中①②⑦是构成反射弧的某些结构,则结构①名称是________;结构A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激素⑥增多时,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________(升高或降低),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减少尿的排放。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___________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_,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II.图为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看书、记笔记分别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若S区所代表的区域受损,患者将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D点和G点酶的活性很低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B. 酶分子在催化生物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或核苷酸
C. AB段限制反应速度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在B点适当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D.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短期保存该酶的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