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A-E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图2为图1中甲处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应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结构A为感受器,结构B的名称为传入神经,结构E(填字母) 表示效应器.
(2)图2中结构①的名称为突触前膜.其原因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若给结构D施加一短暂有效刺激,在结构B上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兴奋,原因是兴奋在甲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4)已知某化学物质能与图2中④受体牢固结合,导致 ②神经递质不能和④发生作用,进而使效应器不能对刺激作出应答.若先用该化学物质处理结构甲,再给结构A施加短暂而有效刺激,则施加刺激前后结构 ③内外电位不变(填“改变”或“不变”).

分析 分析图1: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效应器;
分析图2: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神经递质,④是递质的受体,③是突触后膜.

解答 解:(1)看图可知:图1中结构A为感受器,结构B是传入神经,结构E是效应器.
(2)图2中结构①是突触前膜,因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若给结构D施加一短暂有效刺激,在结构B上不能产生兴奋,甲处为突触,兴奋在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不能反向传递.
(4)已知某化学物质与图2中④受体牢固结合,导致②神经递质不能和④发生作用,进而使效应器不能对刺激作出应答.若先用该化学物质处理结构甲,再给结构A施加短暂而有效刺激,神经递质不能和④发生作用,不能传递兴奋,则施加刺激前后结构③内外电位不变.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E
(2)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不能     轴突
(4)受体     神经递质      不变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在 C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若在 A 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若在 B 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1表示在适宜温度和一定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若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和或(NADPH)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此时图中A点将向右 (填“左”或“右”)移动.
(2)植物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受到影响.对于甲植物来说,图中限制Ⅰ和限制Ⅱ分别代表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和C02浓度.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科研人员将绿色的甲植物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回答:
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6×10-8mo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1)预期甲装置中的酵母菌将进行有氧呼吸,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液,目的是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目的是排除空气中的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造成无氧的环境.
(3)图中C、E(用字母表示)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4)进一步探究: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试剂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若颜色变为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除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的产生情况外,还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看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班级学生围绕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进行了两项实验,实验结果如图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二结果
温度/℃20304050607080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1518202121.522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30404850483722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的含量和温度,因变量是洗衣粉的去污力;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0.6%.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20~70℃范围内(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比普通洗衣粉高;②使用加酶洗衣粉的适宜温度为50℃左右(或40~60℃)(.
(3)80℃时两种洗衣粉去污力相当,其原因是80℃下酶失活.
(4)请将实验二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等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含④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B.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
C.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
B.甘蔗茎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C.将双缩脲试剂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D.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细胞内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的作用是(  )
A.控制生物的性状B.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核糖与核酸都含有的元素是(  )
A.CB.C、OC.C、H、OD.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