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藻
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C.培养皿中的醋酸杆菌菌落
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蘑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并运输到伸长区,使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弯曲。
B.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借助琼脂块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IV感染人体后会以其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病毒DNA时利用宿主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
B.合成病毒DNA时需要逆转录酶
C.合成病毒DNA时既有A——T配对也有U——A配对
D.HIV病毒的发现使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的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生长素不直接参与________,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_______的过程。
(2)生长素具有________。其表现为既能________,也能________;既能________,也能________;既能________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________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________,抑制了________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中动物分层现象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探索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B.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结论
C.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D.恩格尔曼用水绵与好氧细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存在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现用电刺激某动物下丘脑的某一区域①,该动物表现出拒食行为;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②,该动物表现出多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①是摄食中枢,区域②是饱中枢B.如果区域①损毁,将会引起多食
C.如果区域②损毁,将会引起厌食D.下丘脑是摄食活动的调节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克隆动物培育过程中,将供体细胞注入处于____________时期的去核的____________细胞中,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B淋巴细胞____________和骨髓瘤细胞能够____________的特性,因此单克隆抗体具有化学成分单一,特异性强、产量高的特点。
(4)在胚胎工程中,常需要给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给受体也要注射相应的激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从而使供体与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状况。由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_,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运动员进行马拉松运动时,下列有关其体内生理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C.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