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⑴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________。
⑵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________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
Ⅱ.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1)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 状态。
(2)影响此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此步的操作应采用 ,以防止发生焦糊现象。
(3)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原因是 。
(4)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________(过低/过高)。
(6)此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是 法,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优点是
(7)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
Ⅰ.⑴强
⑵3% 酶的数量不足
Ⅱ.(1)正常生活
(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3)高温导致酵母菌细胞死亡
(4)使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5)过低
(6)包埋法 可以重复使用
(7)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中漏出
解析试题分析:
Ⅰ.⑴从图1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一些。
⑵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固定的酶的数量不足,导致酶活力较低。
Ⅱ.(1)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2)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的关键步骤是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配制时应采用小火间断加热,以防止发生焦糊现象。
(3)海藻酸钠溶液加热后温度非常高,容易将酵母菌烫死,所以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和酵母混合。
(4)为了使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需要将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
(5)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低。
(6)此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是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优点是可以重复使用。
(7)由于酶分子比较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中漏出了,所以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包埋法。
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现在可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请回答相关问题
(1)此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 ,要想在体外获得大量该目的基因的片段,可以采用______ ___技术。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过程中所用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拼接在一起,所需要的酶有 _
(2)将重组质粒放入番茄植株的受体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 。
(3)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其结构基础是 ,也说明了不同种生物共用一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 。
(2)实验2结果反映,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e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3)实验1若温度升高到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 ,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与 细胞的功能相似。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殊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等功能。
(2)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3)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
(1)图中载体质粒的实质是 。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质粒组成中除插入目的基因外(本题中的目的基因是 ),还包括 、终止子以及_ 。
(3)从图中可见,mRNAl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 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
(4)普通番茄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经③脱分化过程形成 ,然后诱导出试管苗,进一步培养成正常植株。
(5)图示育种方法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具有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以及能 等优点。
(6)下图为上图中质粒的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
将用EcoRI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与质粒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 种。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
(7)如下图甲,获得目的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 处,DNA连接酶作用于 处。(填“a”或“b”)
(8)如图下乙是该目的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图中3和4的核苷酸相同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用文字写出图中的名称。
(1)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条_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
(2)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_______等条件。DNA分子的__________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③为____, 4 为 _____。
(2)6为_____,7为_____。
(3)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____。碳在生物圈主要以____形式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如下图的四个暗箱中,其中第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回答:
(1)用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用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
(4)如将装置④内的蚕豆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位置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探究引起染色体运动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a.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有关。
b.实验材料、用具:长出了根和叶的洋葱、相差显微镜(能观察活体细胞的生长、运动、增殖情况及细微结构)、切片机(能够将生物组织切成很多很薄的切片)、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抑制纺锤丝的形成)、清水、吸水纸、染色剂(其浓度不影响细胞活性)、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提示:秋水仙素的作用速度非常快,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作用的即时效果可以在相差显微镜下看到)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①切取洋葱根尖2~3 mm数根,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A和B,用切片机将每根洋葱的根尖纵切成薄片,染色,制成临时装片。
②A组: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少量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标本浸润在________________中。
B组: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________,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3)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预测结果 | 相应结论 |
①A、B两组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都向两极运动 | |
②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