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Graves病(GD)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研究发现,GD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表达大量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导致甲状腺肿大.科研人员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对治疗GD进行了尝试.
(1)用ICAM-1作为抗原间隔多次免疫若干只小鼠,几周后取这些免疫小鼠的血清,分别加入多孔培养板的不同孔中,多孔培养板中需加入ICAM-1以检测这些小鼠产生的抗体.依据反应结果,选出阳性反应最强的培养孔所对应的小鼠M.
(2)实验用骨髓瘤细胞置于(5%)CO2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融合前将部分培养细胞置于含HAT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无(填“有”或“无”)骨髓瘤细胞生长,说明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3)取小鼠M的脾脏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与实验用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将获得的上述细胞在多孔培养板上培养,用ICAM-1检测,从中选择大量产生抗ICAM-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入小鼠腹腔中克隆化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实验用抗体.
(4)若进一步比较实验用抗体和131I对G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可将若干GD模型小鼠等分为三组,请补充下表中的实验设计.
对照组(A)131I治疗组(B)单克隆抗体治疗组(C)
给GD模型小鼠腹腔注射0.1mL无菌生理盐水给GD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溶于0.1mL无菌生理盐水的131I给GD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溶于0.1mL无菌生理盐水的抗ICAM-1单克隆抗体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答 解:(1)用ICAM-1作为抗原间隔多次免疫若干只小鼠,几周后取这些免疫小鼠的血清,分别加入多孔培养板的不同孔中,多孔培养板中需加入ICAM-1以检测这些小鼠产生的抗体.依据反应结果,选出阳性(或“抗原-抗体”)反应最强的培养孔所对应的小鼠M.
(2)实验用骨髓瘤细胞置于(5%)CO2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融合前将部分培养细胞置于含HAT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无骨髓瘤细胞生长,说明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3)取小鼠M的脾脏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与实验用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将获得的上述细胞在多孔培养板上培养,用ICAM-1检测,从中选择大量产生抗ICAM-1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入小鼠腹腔中克隆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实验用抗体.
(4)根据题干中实验目的“比较实验用抗体和131I对GD 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组(C)中应给GD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溶于0.1mL无菌生理盐水的抗ICAM-1单克隆抗体.
故答案为:
(1)ICAM-1    阳性(或“抗原-抗体”)
(2)(5%)CO2    无
(3)无限增殖      抗ICAM-1抗体    克隆化
(4)给GD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溶于0.1mL无菌生理盐水的抗ICAM-1单克隆抗体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掌握两次筛选的方法原理,并能够利用对照实验的原则对实验进行补充设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二第二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

A.种植→F2自交→选不分离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三条曲线中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TSH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①②D.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某红色染料的水溶液(染料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渗透压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低倍显微镜能清晰地观察到:
A.细胞中红色区域减小B.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D.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南方某山坡先是麦田,后退耕还林.麦田中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麦田中常发生虫害.蚜虫吸食麦叶和嫩穗汁液,红蜘蛛吸食麦叶汁液,则麦田中蚜虫与红蜘蛛的种问关系是竞争;某研究小组欲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而不用样方法的理由是田鼠活动能力强.
(3)麦田退耕后,人们在其中种植了部分本地树种,这种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 (填“方向”、“速度”、“方向和速度”).与麦田相比,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原因是植物的分层更加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50%.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为16.7%.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实验设计思路:
选取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1全为无叶舌突变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②若F1全为正常植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e表示的结构是传入神经,乙图中③是由细胞中高尔基体产生,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结构a的组成是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①]处细胞膜内(填膜内或膜外)为负电位.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图2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表示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的图示过程是E(填字母).
②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③烟草中的尼古丁可直接与突触后膜上的一种能与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相结合的受体结合,从而直接影响图示ABC(填字母)过程,使机体对刺激敏感性降低,所以不应该吸烟.
④图中表示寒冷环境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共有的途径是A→B、A→C→D→F(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
组别实验处理血糖浓度(g/L)
处理前处理后
30min60min90min120min
胰高血糖素1.001.281.201.101.10
激素X1.001.021.001.051.01
胰高血糖素+激素X1.001.501.601.561.50
①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激素X的作用是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使血糖浓度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浓度.
③另有一小鼠出现糖尿病症状,研究人员分析病因提出两种假设:假设I认为病鼠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假设II认为病鼠的胰岛B细胞正常,但组织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实验步骤:首先,在空腹状态下检测该病鼠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测定值为a;
然后,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相同指标,测定值为b.
结果分析:若a与b大致相等,则假设I成立.若a明显小于b,则假设II成立,此时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功能不能发挥,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

上右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2)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__________。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

种群A

种群C

规模

t(%)

w(%)

规模

t(%)

w(%)

1900

46 000

5

1

1 000

5

1

1920

45 000

5.5

1

850

7

1

1940

48 000

7

1

850

9

0.8

1960

44 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 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 000

5

1

550

11

1

(3)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未来发展趋势是增长 D.受气候影响更大

(4)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