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甲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甲→丙→戊、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乙→丁→戊.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甲→丙→戊、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乙→丁→戊.最长的食物链为:甲→乙→丁→丙→戊,因此最高营养级属于第五营养级.
(2)丙捕食乙,同时还与乙竞争甲,因此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甲;若图中丁灭绝,则丙的食物减少,因此短期内丙的数量将减少.
故答案为:
(1)4 五
(2)捕食和竞争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甲 减少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生物的营养级别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但病毒侵染后容易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材料乙:最近,由于我国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食品而引发了国民的关注和争论。网友们热议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利弊。
材料丙: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染日益严重,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
中的Ti质粒的 上,构建出 后,将其导入到马铃薯体细胞中,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体细胞后,再通过 技术形成完整植株。马铃薯的 含病毒极少或无病毒,因此可将此结构经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 、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具有少消耗、多效益、 等特点。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4)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 ,或者通过 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 | |
B. |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
C. | 海水中的海藻可以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 |
D. |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连在R基上 | B. | 与氨基端相连 | C. | 与羧基端相连 | D. | 和氢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9%的盐水 | B. | 清水 | C. | 浓盐水 | D. | 0.1%葡萄糖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 B. | 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 ||
C. | 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 D. | 淀粉、蛋白质和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之间的联系 | |
B. | 可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C. | 观察线粒体时,要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置于清水中保持生活状态 | |
D. |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强度就越大,抗逆性也越大 | |
B. |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均可产生水 | |
C. | 相同质量的糖类、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生成水最多的是糖类 | |
D. |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