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试管号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2.01.81.41.0XYZ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步骤二:利用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60℃水浴加热2min,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分别是0.6和0.4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60℃水浴加热2min.

分析 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实验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这样导致β-淀粉酶失活,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 解:(1)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2)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各个试管中液体的总量要相等,则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0.6mL、0.4mL、0mL.
(3)实验中B试管起对照作用,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4)斐林试剂可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鉴定还原糖的存在,所以步骤五的做法中要补上在60℃水浴条件下加热2min.
故答案为:
(1)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
(2)0.6        0.4
(3)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4)60℃水浴加热2 min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影响酶活性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即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能结合题干信息“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和实验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判断该实验的目的,同时能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判断表中X、Y、Z的具体数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26肽被水解成1个八肽,2个三肽,3个四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分别是(  )
A.6、15B.6、20C.15、20D.26、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淀粉用碘液检测变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植物细胞膜上的H+-ATP酶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该能量用于H+的跨膜转运.科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浓度K+、Mg2+条件下绿豆植物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性研究.实验结果如表:
  A1.53 4.5 
00.4440.6940.7780.776
250.5500.7330.7890.783
500.4830.7560.8500.853
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H+-ATP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K+、Mg2+.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值(写两个).
(3)表中A的数值是0.
(4)实验中各组加入不同浓度K+溶液的体积应相等,目的是以免因K+溶液体积的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5)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K+、Mg2+都能提高H+-ATP酶的活性,相同浓度条件下,条件下,H+-ATP酶活性最高,实验结论为K+、Mg2+两者共同作用比K+或Mg2+单独作用时,H+-ATP酶的活性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有的亚型感染人,引起流感,有的亚型感染鸡、鸭、鸽子等禽类,引起禽流感.2009年的H1N1高致病流感在全球人群中传播,引起世界恐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种类型是基因重组产生的
B.甲型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一定含有P元素
C.只能通过高温才能杀灭甲型流感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与鸭、鹅、鸽子等动物的关系属于寄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四项各自对应的层次依次是(  )
①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②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③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④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D.细胞、群落、种群、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通常情况下,分子式 C63H103O65N16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不考虑环状多肽)(  )
A.15个B.16个C.62个D.6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曲线表示夏季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和植物吸收CO2变化Ⅲ,错误的是(  )
A.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D.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