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多氯联苯是一种有机致癌物质,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多氯联苯为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土壤呈现油状板结,很难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接种到以多氯联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分离,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下图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菌落且菌落周围消失或减少,说明该菌落中的菌株具有降解多氯联苯的能力.
(3)若要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4)将1mL酵母菌溶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43、44,据此可得出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4.3×107

分析 1、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制备方法特征用途
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解答 解:(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接种到以多氯联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才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中生存,因此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分离,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菌落且菌落周围消失或减少,说明该菌落中的菌株具有降解多氯联苯的能力.
(3)若要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4)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42+43+44)÷3÷0.1×100=4.3×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4.3×104×103=4.3×107
故答案为:
(1)多氯联苯      选择培养基
(2)分离       平板划线     
(3)血细胞计数板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4)4.3×107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类型及功能;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掌握计数微生物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含有的糖是脱氧核糖B.组成ATP的化学元素中一定有氮
C.ATP水解放能时有水分子的生成D.ATP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单子叶植物籽粒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结实率高(B)对结实率低(b)为显性.现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株系进行相关研究(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可将AaBb的植株自交,如果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糯性结实率高:糯性结实率低=3:1或非糯性结实率低:非糯性结实率高:糯性结实率高=1:2:1,则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结实率高的花粉呈球形,结实率低的花粉呈椭球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4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AaBb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了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
(3)若要快速培育糯性且结实率高的植株,可选择AaBb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得到所需植株,这些植株自交后,所得籽粒在同一植株上的表现一致(填“一致”或“不一致”),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糖原、核酸、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  )
A.单糖、碱基、氨基酸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
C.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D.乳酸、核苷酸、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级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验证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使细胞分散
B.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
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D.番茄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蛋白质需要的试剂是NaOH和CuSO4溶液,观察前不需加热
B.韭菜叶含丰富的还原糖,可选其作为实验材料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CO2来确定
D.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外界环境的氧气要进入红细胞至少需要穿过5  层生物膜,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血浆)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蛋白质.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种群数量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