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P和Q是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经测定发现P细胞中的核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下列对两细胞所处时期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P细胞Q细胞
   A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
   B正常的体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生殖细胞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常的体细胞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
A.AB.BC.CD.D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2、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减半(2N),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又减半(N).

解答 解:A、P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两细胞中DNA含量相同,A错误;
B、P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Q细胞是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Q为配子,DNA含量为体细胞P的一半,B错误;
C、P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经过复制加倍;Q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所以P细胞中的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两倍,C错误;
D、P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含量等于正常体细胞的DNA含量,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NA含量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所以P细胞中的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脱氧核苷糖B.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碱基、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写图中相应的编号):
(1)属于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是B图.其主要依据是含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⑨液泡.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⑨]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3)图A中⑥所指的是核糖体,它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图A中⑤是中心体,它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5)图B中④是线粒体,它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6)图B中特有的细胞器:[③]叶绿体,[⑨]液泡.
(7)图B 中⑦是高尔基体,它与该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B.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长期对某草原进行调査,下列分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的食物结构示意图(图甲)和草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图(图乙)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草原具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草原内的某草食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査,若所选用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査结果会比实际值偏高(大).
(3)在图甲中,如果人的膳食结构为:70%来自植物,20%来自草食动物,10%来自肉食动物,若能量传递率为10〜20%,则人获得能量至少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frac{1}{127}$  (用分数形式表示)
(4)图乙显示,在-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所以,在为调査该草原物种丰度而确定样方面积时,应取SB为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大量元素的是(  )
A.C、H、N、Ca、PB.H、O、N、Fe、PC.C、O、Mn、S、PD.K、Zn、O、Na、Ca、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下面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
A.氨基B.肽键C.羧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氨基酸形成此物质的过程为脱水缩合.完成此过程的场所是核糖体.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6.
(3)该图所示为三肽化合物.人体不能合成,必需从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多种育种途径培育抗虫小麦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用方法一培育出的抗虫小麦自交,其后代中抗虫小麦与不抗虫小麦的比例是15:1,则表明小麦的抗虫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
(2)方法二所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假如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野生小麦和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都含42条染色体(6n=42),则培育出的抗虫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至少是84.假如通过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能产生可育的后代,那么从第二代开始筛选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能迅速获得纯种抗虫小麦.
(3)方法三真菌的抗虫基因能嫁接到小麦DNA上并能在小麦细胞中表达是因为它们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4)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获得的抗虫小麦,都要经过鉴定,其方法是将害虫放在小麦叶片上让其吃小麦的叶子,如果他吃了小麦叶后死亡,就说明抗虫小麦培育成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