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5、分析图示,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培养蓝莓的过程,其中①表示脱分化,②③表示再分化,④表示进一步发育.
解答 解:(1)对蓝莓进行组织培养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灭菌条件下进行.
(2)该过程所用的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此外,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3)图中蓝莓组织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4)其①脱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会降低.
(5)花青素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混合溶剂中,所以采用萃取方法进行提取.
(6)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用的瓶子内要留有越$\frac{1}{3}$的空间,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氧气,避免发酵液溢出.
故答案为: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无菌
(2)植物激素
(3)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
(4)降低
(5)萃取
(6)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氧气,避免发酵液溢出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 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
B.④转变成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
C.仅给植物饲喂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6O2
D.光能突然增强,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 |
B. | 光照、温度等的变化不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 | |
C. | 植物体中只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种激素 | |
D. | 植物生长素进入人体内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因为人体中缺少识别生长素的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
B. | 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 |
C. | 用32P、35S标记噬菌体,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图丙中的①② | |
D.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 |
B. | 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 |
C. |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 |
D.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缓解一种入侵生物对当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最好方法是从原产地大量引入其天敌 | |
B. | 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是植树造林,采用无氟制冷剂 | |
C. |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 |
D. | 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