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
C. 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 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关于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60%、8% B. 80%、92%
C. 78%、92% D. 9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的不同pH测定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pH为11时,淀粉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B. pH为3和9时,淀粉酶的活性不同
C. 试管中溶液的pH由13调为7后,淀粉含量明显减少
D. 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混合后,再调节各组混合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内含Zn2+ 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 有关,缺乏Zn2+ 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
A.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 对调节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细胞在分裂前期,一对①分开,其间有星射线相连
B. 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①出现,但两极有纺锤丝相连
C. 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D. 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⑤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供体母牛需要进行激素处理但受体母牛不需要用激素处理
B. 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 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 胚胎分割移植可以将内细胞团均等平分实现同卵多胎,但成功率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B. 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 甲状腺激素和TSH都能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D. 体内甲状腺激素起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型 | aaB_、aabb或A_BB | A_Bb | A_bb |
表现型 | 白色 | 粉红色 | 红色 |
现取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用甲、乙、丙品种中的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其中白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从实验二的F2群体中选择一开红色花的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的颜色及比例。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VP40蛋白基因的基因突变或者VP40蛋白的缺失会终止埃博拉病毒的侵染行为,因此制备针对VP40蛋白的抗体可能是战胜埃博拉病毒的新途径。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使目的基因的两端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2)图中过程②需要用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在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蛋白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其作用是能够被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从而保证③顺利完成。
(3)为检测VP40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VP40蛋白抗体能够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