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果蝇是研究遗传的好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对正常翅雌雄果蝇交配,Fl中正常翅雌果蝇197只、正常翅雄果蝇198只,卷翅雌果蝇和卷翅雄果蝇各1只.让两只卷翅果蝇单对交配,F2正常翅果蝇199只,卷翅果蝇1 00只.
①亲本果蝇为纯合体(填“纯合体“或“杂合体”),卷翅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②F2的性状分离比为2:1,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卷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己知控制体色的基因(B、b)和控制翅长的基因(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灰身长翅(BBVV)果蝇和黑身残翅(bbvv)果蝇杂交,F1为灰身长翅,让F1雌果蝇测交,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2:8:8:42.据此推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至少有32%的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若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为1:1:1:1.
(3)人工构建的第II平衡染色体果蝇中,两条第II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两染色体间不发生交叉互换.基因A、B为显性纯合致死基因(含有AA或BB时果蝇致死).
①具有第II平衡染色体的果蝇交配,后代中的第II染色体仍为平衡染色体,原因是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果蝇致死,只有AaBb的果蝇存活.
②将具有某隐性突变性状的突变型果蝇(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无右图中的显性致死基因)与第II平衡染色体野生型果蝇杂交,F1均为野生型.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若该隐性突变基因位于第II染色体上,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5:2,否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3:1.

分析 (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一对正常翅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少数个体出现卷翅,并且与性别没有关联,因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些卷翅应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又由于“两只卷翅果蝇单对交配”,后代出现正常翅,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
(2)根据题意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B、b)和控制翅长的基因(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解答 解:(1)①分析题意可知,由于“两只卷翅果蝇单对交配”,后代出现正常翅,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则亲本的正常翅果蝇为隐性纯合体;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没有关联,因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突变.
②有以上分析可知,两只突变的卷翅果蝇基因型应为杂合子,而F2的性状分离比为2:1,最可能的情况是卷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己知控制体色的基因(B、b)和控制翅长的基因(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灰身长翅(BBVV)果蝇和黑身残翅(bbvv)果蝇杂交,F1为灰身长翅,让F1雌果蝇测交,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2:8:8:42,说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V:Bv:bV:bv=42:8:8:42,据此推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至少有(8+8)×2=32%的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若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为1:1:1:1.
(3)①分析题图可知,只有同时具有A基因和B基因时才具有第II平衡.第II平衡染色体的果蝇交配,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两种,由于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果蝇致死,只有AaBb的果蝇存活,因此后代中的第II染色体仍为平衡染色体②将具有某隐性突变性状的突变型果蝇(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无右图中的显性致死基因)与第II平衡染色体野生型果蝇杂交,F1均为野生型.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若该隐性突变基因位于第II染色体上,则该突变体基因型可以表示为ccaabb,野生型果蝇基因型表示为CCAaBb,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有1CcAabb:1CcaaBb,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CAb:2cab:1CaB,由于Aa或BB纯合致死,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5:2,否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3:1.
故答案为:
(1)①纯合体     显性
②卷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32      1:1:1:1
(3)①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果蝇致死,只有AaBb的果蝇存活
②野生型:突变型=5:2         野生型:突变型=3: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以及遗传定律的应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杂交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突变的类型,能够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亲本产生的配子及比例,能够掌握连锁基因计算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一下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图,图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甲中的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图丙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_(填时期),该时期细胞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3)若乙、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丙图中纵坐标的C=_________。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段。

(4)在进行有丝分裂实验时,要用__________(如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还要用到解离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6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C. 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3582

D.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中,A~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周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花盆中的植株的根将竖直向下生长
B.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
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
D.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对遗传病的分析研究中,常对患者及其亲属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照相、放大、分组、比较分析,这是因为(  )
A.中期持续时间短
B.中期的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
C.中期的染色体最粗大,容易分析比较发现其异常
D.中期染色体形态不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处注入麻醉剂后,若刺激①处,②膜电位无变化
C.若在②处施加有效刺激,c处膜电位会发生改变
D.在c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
$\frac{3}{15}$$\frac{3}{15}$$\frac{1}{15}$$\frac{1}{15}$
$\frac{5}{15}$O$\frac{2}{15}$O
(1)如表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2)若上述(1)题中的假设成立,则F1成活的果蝇共有11种基因型.
(3)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0);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再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一只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
①若子代果蝇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不可遗传变异;
②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l,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③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2:l.,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中PCR第二轮的产物a、b、c、d分别是以PCR第一轮产物的哪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复制产生的(  )
A.②①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了研究病毒,需将其大量培养,你认为下列何种培养方式最适宜(  )
A.无菌的牛肉汤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固体培养基D.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鸡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