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只发现在蛙的红细胞中
B. 在②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数目上表现出平行关系
C. ③过程具有2个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②或③的方式增殖
D. ②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
A. W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 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C. 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 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1/4 和 0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为显性,D对d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A.该鸟种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雌鸟均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图中表示葡萄糖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两种物质的转化是由于萌发的种子产生赤霉素促进α-淀粉酶的生成。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为 。在此环境下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发生下列的生理活动有 (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
(2)据研究赤霉素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萌发就能产生α-淀粉酶,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用具加以证明。
①材料与用具:淀粉、未萌发的大麦种子、0.1g/m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研钵、试管、量筒、酒精灯、大小烧杯等。
②实验步骤:
a.将未萌发的大麦种子均分成A、B两组,A组不处理、B组用赤霉素处理。
b.一段时间后将A、B两组种子研磨成粉末,把A、B两组等量的粉末分别加到甲、乙两支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摇匀,在60℃水浴中保温一定时间。
c.先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入1mL0.05g/mL的CuSO4溶液,同时放入50-65℃水浴中加热2min。
d.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
请回答相关问题:
改正步骤中错误的操作: 。
改正后的实验预期结果是 。有人认为不需要提供实验材料-淀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 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 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膜结构之间互相转化,以“囊泡”方式进行的是
①核膜和内质网膜
②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③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④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