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某双链DNA病毒在实验小鼠体内产生子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 ②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C. 小鼠自身遗传信息的流动也存在①②③过程

D. 该病毒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为体液免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研究发现, 果蝇的眼色遗传中,要产生色素必须含有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A,且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分别会使眼色呈紫色和红色(紫色对红色为显性)。果蝇不能产生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将纯合白眼雄果蝇和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后代中有紫色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及雄果蝇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__ __ 。让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紫眼∶红眼∶ 白眼比例为__ 。F2代中红眼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

(2)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从亲本或 F1 中选用个体以探究 F2 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白眼雌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 的雄蝇交配;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

预期结果和结论之一是如果子代__ ,则F2中白眼雌蝇的基因 型为aaXB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讨薄荷挥发油(简称薄荷油)作为天然的皮肤促透剂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人永生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

(1)研究人员将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了24h的H细胞等量分组,设置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加入用DMSO溶解的一定浓度薄荷油的处理组,其中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将各组置于不同条件下进行孵育后,采用一定的技术测定了相关数据,结果如下表。

①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H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待荧光分布较为均匀后,在细胞膜上选定需进行漂白的部位,用激光照射使荧光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使此部位的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漂白部位荧光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此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根据漂白区域内荧光漂白前后的荧光强度值计算细胞膜荧光恢复率,还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由表中结果可知,薄荷油能显著提高H细胞膜的荧光恢复率。

②H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电位呈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电位差(即膜电位)。本实验使用阴离子荧光染料D作为探针检测膜电位。当细胞内负电荷减少时,荧光染料D就会进入细胞内,由此可知,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值_____________,表明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越小。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空白组的荧光强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薄荷油可_____________H细胞的膜电位。

(2)由上述实验结果推知,薄荷油可__________Ca2+-ATP酶活性、__________H细胞内Ca2+浓度,从而通过改变细胞内外Ca2+平衡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改变,因此降低了皮肤屏障作用,促进药物经由皮肤吸收进入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毕业年级考前预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一定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但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是亲代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

C. 害虫在接触到农药后,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

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冰桶桃战”是为了让人体验“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而引发的活动,要求参时用冰水浇遍全身。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参与者在用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剌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在此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人体在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的_____(填“激素”名称)增加,使血糖浓度上升;血糖浓度下降,也可被血糖感受器感知,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血糖调节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到胰岛A细胞核肾上腺,它们分泌相应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在血糖调节中,胰岛A细胞表面所存在的受体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玉米(2n=20)的甜质性状的遗传,进行如下实验(基因用A/a;B/b…表示)。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亲本组合

F1

F2

甜(甲)×甜(乙)

非甜(丙)

非甜:甜:超甜=9:6:1

实验二

非甜(丙)×超甜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非甜:甜:超甜=1:2:1

回答问题:

(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甜质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F2中甜玉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种。实验过程中发现F2中一株甜玉米植株因基因突变出现了超甜子粒,此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判断实验一F2中一株非甜玉米的基因型,可让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遗传信息能从DNA流向RNA

B. 遗传信息能从RNA流向蛋白质

C. 拟核中的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DNA

D. 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态研究小组对某淡水河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获取下列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淡水河中鲫鱼在调查期间出生率(I)和死亡率(Ⅱ)的变化曲线,其中鲫鱼的种群个体数达到生活环境最大负荷量的时间点是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为淡水湖中能量流动简图,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调查时发现,河水中螺蛳常附着在跨河的桥墩上(等距排列)生活,研究小组调查桥墩上螺蛳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法进行调查,取样方法为_________。

(4)研究人员在研究时发现河中植被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河岸边生长的是一些较高的芦苇、蒲草等植物,而距离河岸稍远的地方分布较多的是浮萍、睡莲等植物,河中心分布较多的是金鱼藻、水绵等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人工种植荷花提高了淡水河的景观观赏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具有抗癌的作用。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促进某种蛋白质的合成,而这种蛋白质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有多酚酶基因

B. 与正常细胞相比,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但膜的成分未改变

C. 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是多酚引起的,不受人体基因的调控

D. 前列腺癌细胞能侵润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