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 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 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该过程对于研究 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将带有遗传标记的 ES 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囊胚不断的扩大,从中伸展出的过程称为___

3)过程是培育转基因小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之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

4)过程得到的小鼠畸胎瘤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去除小鼠的胸腺, 使其存在免疫缺陷,其目的是________,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____问题。

5)该研究中,包含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 4 )

【答案】营养物质 防止杂菌污染 全能性 原肠胚 孵化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显微注射法 去除胸腺,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使移植组织细胞不会被排斥 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或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 动物细胞培养、转基因技术、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图解:

过程Ⅰ中ES细胞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过程Ⅱ中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过程Ⅲ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之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过程IV必须去除小鼠的胸腺,使其存在免疫缺陷,其目的是去除胸腺后,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使移植组织细胞不会被排斥,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或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2ES细胞能培养成小鼠个体,说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个体,可见,囊胚将进一步发育成原肠胚;囊胚不断的扩大,从中伸展出的过程称为孵化。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4)在器官移植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因此去除胸腺,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使移植组织细胞不会被排斥,从而获得免疫缺陷小鼠;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5)该研究中,包含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转基因技术、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小组对山毛榉(甲)和槭树(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并研究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Nt表示第 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 t+l 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B. 甲种群在 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感染H5N1禽流感后会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H5N1病毒影响,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器官)产生体温过低的错误判断,因此增加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最终,导致机体产热过多,引起发烧

2)进入机体的H5N1病毒突破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免疫第二道防线后,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_____________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被感冒病毒侵入的细胞,会被____________特异性识别和作用后裂解死亡。

3)注射禽流感疫苗后,不容易得禽流感的主要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中显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 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 组用于测定 AB 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保湿乙

4℃、水浸种丙

4℃、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

1 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

3)已知激素 A 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 A 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 A,并制备成激素A 水溶液;

分别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处理白菜种子,置于_______________ 下培养,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为对照;

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下表是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乙病遗传情况调查

类别

父亲

+

-

+

-

母亲

-

+

+

-

儿子

+-

+

+

-

女儿

+-

-

+

-

:每类家庭人数近200人。表中:+”为发现乙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要根据系谱图及表中的__________类家庭。Ⅲ3 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

2)若Ⅳ1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Ⅳ4 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孩,她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__________

3)下列属于遗传咨询范畴的有__________

A.详细了解家庭病史 B.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C.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 D.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4)若Ⅰ1 同时患线粒体肌病(由线粒体 DNA 异常所致),则Ⅱ2、Ⅱ3__________(填“均患该病”、“ 均不患该病”或“无法确定”)。若Ⅲ2 同时患克氏综合征,其性染色体为 XXY,其两条 X 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Ⅲ2 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若乙病遗传情况调查中共调查 1000 人(其中男 500 人,女 500 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25 人(其中男 20 人,女 5 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 15 个携带者,则 b 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对比研究了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甲图),图乙表示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能量流经 F 营养级的示意图(abc 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

1)据图甲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图乙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 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3)图甲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对应图乙的__________成分(填字母)。

4)图丙中能量b 用于__________。若被 F 摄入的能量为 m kJ,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 kJc1 中的能量为 e kJb 的能量为 f kJ,则最终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

5)假设图中的 D 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为了检验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

A.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

B.感受光的部位是在苗的尖端

C.云母片阻碍了某种物质的传递

D.弯曲生长的部位不是在苗的尖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促进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增强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