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B、人体细胞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
C、图中仅①②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多样性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DNA的自我复制,所以A是DNA,a是脱氧核苷酸;②是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所以B是RNA,b是核糖核苷酸;③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所以C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核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所以X是N、P元素,Y是N元素.
解答: 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A正确;
B、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由四种,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故B正确;
C、图中①②③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C错误;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元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同一个动物体内,除了选项中哪个细胞外,正常情况下都有相同的基因组成的是(  )
A、肌肉细胞B、神经细胞
C、胰岛细胞D、癌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分析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相关问题
有丝分裂实验被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染色体变化的检测.研究表明:温度骤变以及秋水仙素等理化因素会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某同学为验证低温能诱导蚕豆(2n=12)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开展了相关研究.

(1)实验原理:低温处理根尖细胞,能够抑制
 
,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分裂.
(2)材料用具:蚕豆,冰箱,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显微操作器材,另外还需的化学试剂有
 
等.
方法步骤:培养根尖,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其中的一半置于冰箱4℃下诱导培养36h→制作装片→显微观察并绘图.
(3)结果分析:常温下的装片中,分裂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0%,细胞周期总时间为20h,则分裂间期的时间为
 
h;该实验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4)农药等污染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潜在危害大.致畸主要表现之一是细胞分裂间期的微核现象(如图19),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可通过观测统计微核率的大小,认识和评估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请就农药污染程度对植物细胞微核产生的效应开展研究.
材料用具:培养皿,5%、10%、15%、20%的磷胺(农药)溶液,蚕豆种子、蒸馏水,显微操作器材及必要的化学试剂.假设:
 

(5)主要方法步骤:
①对蚕豆种子浸种,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根;
 

③按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过程,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④镜检并记录、统计微核.
(6)生物的遗传方式是多样的.
1760年,Kolrenter将高株烟草和矮株烟草杂交,发现其结果不同于孟德尔的豌豆株高变化的结果.到了1913年R.Emerson和E.East报道了他们对玉米穗长的研究结果,他们将纯种甜玉米(平均穗长6.63cm)和纯种爆玉米(平均穗长16.80cm)进行杂交,各自穗长变异都不大,再将F1代互交产生F2,结果如图1所示.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是一对不同的概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数量性状由多对微效基因控制,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决定表现型特征;表现型差异与决定性状的基因数目有关但与基因的种类无关;而质量性状则属于单基因控制
B.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不能从表现型来推测其基因型;许多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具有相同的表现型
C.数量性状之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其性状易度量,研究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D.数量性状一般呈正态分布,基因之间都是完全显性的,可用系谱方法来研究.
(7)基于图2中数据完成下列分析与结论.
分析:
 

结论:
 

进一步研究:两种性状中的F1都是杂合体,但基因型相同,那么穗长的差异一定是由于环境的差异所引起.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什么?
(8)若是n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数量性状,则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获得的F1再互交所获得的F2中,性状极端表达的比率为
 

(9)如果说亲代和F1代的变异反映了环境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同样也作用于F2上,但如果
 
(操作方法),我们就有理由确定环境对F2的作用应和亲代及F1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一1、Ⅱ一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C、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时,e点为0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关于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人类的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易感人群
B、通过与SARS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接触病原体而患病的传播属于病媒传播
C、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染链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D、同一种微生物传染病可以有一条以上的传播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人体内,免疫系统通过吞噬细胞(  )
A、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某一特定的抗原
B、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摄取病原体
C、摄取病原体并由溶酶体氧化分解
D、将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