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稀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 |
B. |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顽固的神经反射仍然存在 | |
C. | 稀盐酸被小肠吸收,经循环系统运输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 |
D. | 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循环系统运输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
分析 分析实验:
实验1、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分泌;
实验2、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会引起胰液分泌.
结果分析:实验1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实验2是将神经切除,排除神经的影响,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解答 解:A、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
B、分泌胰液的原因是盐酸刺激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而不是神经作用的结果,B错误;
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
D、通过两组实验的对照说明稀盐酸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直接因素,而它会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即后来被人们证实了的促胰液素促进了胰液的分泌,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虽然考查实验的分析,但是本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 |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
B. |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
C. |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
D. |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10℃时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项 | B. | 3 | C. | 4项 | D. | 5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 B. |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 ||
C. |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 D. |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 |
B. | 试管婴儿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都在试管内完成 | |
C. | 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 | |
D. | 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变化情况
B.受灾的水稻呈斑状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C.群落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D.种群的外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B.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含有40个胸腺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