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参与
B.图中①④⑤构成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
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 |
B. | 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 |
C. |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得部位 | |
D. | 人体内体温调节需要神经信号和激素信号的共同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一表示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及示意图,如图二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生长素合成过程中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而这种酶是乙烯合成所必需的,因此,一定条件下,生长素的合成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图一中字母表示促进过程的是__________。
(2)结合c、d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比较图二中三条曲线,能说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4)图二中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两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简单变复杂 B.群落中动物物种丰富度由低变高
C.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由弱变强 D.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总量由少变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可能是:①只促进细胞数目增加;②只促进细胞长度增加;③既促进细胞数目增加也促进细胞长度增加。如果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赤霉素诱导的茎芽的生长被抑制了54%,这说明赤霉素促进茎芽生长的原理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被蜜蜂蜇伤后,被蜇伤口周围立即形成肿包,对肿包形成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蜜蜂蜇针刺破皮肤后,造成机械损伤
B.蜜蜂蜇针刺入时,带入病菌,伤口感染
C.蜜蜂蜇针将毒液注入皮肤血管,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滞了血液流通
D.蜜蜂蜇针注入的毒液可以改变伤口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使伤口周围组织液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测试(十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以下关于生态的相关问题
(1) 湖泊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中央,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喜湿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区域,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 湖泊中的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3) 某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后来又有人在水库中放入罗非鱼的捕食者(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的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罗非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表示。图中显示,a〜b段罗非鱼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据图推断,FNE最可能在 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该环境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亲本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 |
Ⅰ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有豌豆素 |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
Ⅱ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无豌豆素 |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
Ⅲ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无豌豆素 |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