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 |
B. |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 |
C. | 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正常情况下不会使血浆PH发生太大变化 | |
D. | 只要血浆的组成成分稳定,内环境就可以达到稳态 |
分析 1、内环境成分包括代谢废物(如CO2、尿素)、代谢产物(如神经递质)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因此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
B、内环境成分包括代谢废物(如CO2、尿素)、代谢产物(如神经递质)和营养物质,B正确;
C、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使血浆PH发生太大变化,C正确;
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血浆的组成成分稳定,内环境不一定达到稳态,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实例;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B面为细胞质基质 | |
B. |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
C. | 该“膜结构”也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
D. | 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红蛋白基因的两条链同时转录,可提高血红蛋白合成的效率 | |
B. | 某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影响另一个基因的表达 | |
C. | 线粒体、叶绿体中可发生DNA复制,但不进行基因的表达 | |
D. | 人体肝脏细胞与胰岛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下降 | |
B. | 细菌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病毒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 |
C. | 如果下丘脑严重受损,则人体很难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 |
D. | 当血钾含量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 | B. | $\frac{1}{4}$ | C. | $\frac{1}{8}$ | D. | $\frac{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5、6号的基因型均是杂合的 | |
B. | 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
C. | 如果7号和8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frac{1}{3}$ | |
D. | 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